水稻每穗颖花数的遗传基础剖析及其主效QTLs精细定位.pdf

水稻每穗颖花数的遗传基础剖析及其主效QTLs精细定位.pdf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每穗颖花数是水稻产量性状的重要构成因子,因此,研究该性状具有重要理 论和实际意义。然而,该性状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同时受到多个微效和主效的 QTL调控。利用分子标记连锁图和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实现QTL的定位。进一 步的研究表明,水稻每穗颖花数同时受到QTL,上位性和环境的共同影响。通 过构建目标区段QTL的近等基因系,可以消除遗传背景的干扰,使数量性状呈 现质量性状的分离,从而实现QTL的精细定位和克隆。本研究利用两个重组自 交系群体珍汕97/特青和明恢63/特青构建两张遗传图谱,分别收集两群体的两年 度重复的表型数据,对包括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在内的一共9个农艺性状进 行QTL定位,对两群体的6个每穗颖花数QTL和2个每穗实粒数构建近等基因 系,进而近等基因系背景下重新分析了4个QTL的遗传效应,精细定位了3个 QTL,利用图位克隆策略,分离确定了SPP76的候选基因。具体结果如下: 1、利用176个SSR标记构建珍汕97/特青的遗传图谱,总长1432.1cM,标 记间的平均距离为8.1cM;利用133个标记构建了明恢63/特青群体,遗传连锁 图总长1371.4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10.3cM。两群体共有的标记为50对, 标记的相对位置基本相同,且与已发表的图谱有较好的一致性。 2、对两个群体分别收集了两个年度的表型数据,考察了包括每穗颖花数和 每穗实粒数等的一共9个性状,并进行了QTL分析。珍汕97/特青群体在2004 都检测到。 3、利用每穗实粒数和抽穗期数据,对两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的每穗实粒数性 状进行条件QTL分析。结果显示,在珍汕97/特青群体的8个QTL中的5个受 到抽穗期的影响,而剩下的3个QTL以及所有明恢63/特青群体的5个QTL都 不受抽穗期的影响。进而将每穗实粒数QTL分为两类,第一类仅控制每穗实粒 数性状(typeI),第二类则通过延长抽穗期来提高每穗实粒数(typeII)。 4、对6个每穗颖花数QTL,2个每穗实粒数QTL构建近等基因系。分别得 到了BC4F2的分离群体种子。 5、对SPP3b在近等基因系背景下重新估计了其遗传效应,在F2和F3代中 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29.1%和20.2%。同时也在该群体中检测到一个千粒重的 各自解释表型变异的50.4%和34.5%。通过后代测验发现这两个性状共分离,两 基因被当作基因标记准确的定位在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与标记RMl5855和 cM和1.0 W3D16分别相距1.6 cM。很有可能是一个多效性QTL同时控制每穗 颖花数和千粒重。 6、利用酣)尸J『近等基因系分析该QTL的遗传效应,在F2和F3代中分别检 别解释表型变异的51.1%和63.4%。利用2200株的分离群体,进一步将QTL精 细定位在一个107kb的区域,生物信息学预测该区间一共有17个基因。 7、利用SP尸6的NILs分析QTL的效应,发现三个性状,抽穗期,株高, 每穗颖花数都存在分离。在F2代中,株高,每穗颖花数性状的QTLLOD值分别 通过后代测验发现抽穗期,株高,每穗颖花数3个性状共分离,进一步把这个基 离分别是3.1和3.4 cM。SPP6很有可能是一个多效性QTL同时控制这‘3个性状。 Mb的区 利用3300株的NILs的分离大群体,进一步将该QTL定位在一个约1 域。生物信息学预测1Mb的区域包含一个己克隆的抽穗期基因Hdl,然而Hdl 与.S即6的显隐性关系恰好相反,因此可以确定SPP6并不是Hdl基因。 8、利用SPP76的NILs重新分析了QTL的遗传效应,发现在该群体中,株 高,抽穗期和每穗颖花数都存在分离。在F2和F3代分别检测到LOD值为19.22 8.86和17.04,解释表型变异的45.3% 和29.68的主效QTL,加性效应分别为1 和50.6%的每穗颖花数的QTL。就株高,在两代中分别检测到QTL的LOD值分 异的76.9%和51.5%。利用8018株的大分离群体,发现三个性状共分离,进一 步将其定位在19 kb的区域。生物信息学预测里面包含两个完整的基因和一个部 分的基因。比较测序确定其中的Loc 结果显示,该候选基因确实存在转录本,因此进一步确证了该基因的真实存在。 通过筛选特青的BAC文库,

文档评论(0)

baihuam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