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免费).doc

初中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免费).doc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52 页 共 NUMPAGES 86 页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声波是振动在介质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外传播。 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体会根据“类比法”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性的实验方法。 使学生具备运用物理语言归纳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正确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 【重点和难点】 声波的形成和传播;区别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教学设计思路】 以学生的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讨论和交流,理解声波的形成和传播;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生活经验,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搜集有关资料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首先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体的发声原因;采用“类比法”和“对比法”,结合实验观察,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条件。 其次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完成学习活动卡上的活动内容,由学生体验和感受采用不同方式听到的不同声音,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同时通过阅读课文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产生声波反射的条件、规律及应用。 最后以选择学习活动卡上的实验内容相同的学生分组交流、课堂交流,并由教师指导总结归纳结论。 【教学准备】 器材:钢锯条、音叉(小锤)、泡沫塑料小球、蒙有薄橡皮膜的杯子、软底塑料盆、音频发生器、低频扬声器、蜡烛、火柴、事先录制的学生的讲话等。 【教学过程】 (一).声波的产生 1.声音的发生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找出共同点 演示实验:(1)将一根钢锯条固定后使其振动,并发出声音。 (2)将用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靠在音叉臂上,用小锤敲击音叉。 结论: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波的产生 分组实验: 如图一所示,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动盆子,观察所看到的现象并 推测其中的原因。 课堂交流:由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叙述原因。 (2)演示实验:如图二所示,观察和描述 图一 课堂提问:当低频扬声器发声时,纸盆前方的烛焰会有怎样 的反应?为什么? (3)发声体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 演示实验:弹簧形成的疏密波 提问:①当用手推动长弹簧的一端时,请你叙述观察到的 现象。 ②当疏密相间的形状在弹簧中传播时,弹簧的每一 图二 圈是否一直向另一端运动? 分别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讨论回答。 3.作业: 思考与练习—2。 (2)预习声波的传播,收集有关现代声纳技术的应用。 (二).声波的传播 1.声波传播的条件 (1)提问:只要有物体在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吗? 演示实验:如图三所示,将闹钟放入真空罩中,连续抽气。 结论: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声波的传播需要通过介质。 (2)由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卡P27—1和2(其中2可当堂选择几名学生实践后当堂交流) 图三 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学习活动卡P27—3,教师事先用录音机录 一段本班学生的讲话,在班中播放,让同学们猜一猜是谁? 结论:声波不仅可在气体中传播,而且可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阅读课文 2.声速 讲解与阅读课文相结合,阅读课文:P15 (1)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声波的传播速度(声速) 物质 速度(米/秒) 与空气中声速的比较 空气 340 1.0倍 水 1500 4.4倍 木材(松树) 3300 9.7倍 铁、玻璃 5000 14.7倍 空气中的声速还与温度有关,空气的温度低,声速就小。 (2)声波的反射 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在障碍物表面反射;另一部分有可能进入障碍物,被障碍物吸收甚至穿过障碍物。 坚硬光滑的表面反射声波的能力强,松软多孔的表面吸收声波的能力强。 (3)回声 介绍回声产生的原因、回声的应用及防止和现代声纳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现代声纳技术应用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声波的接收——耳 讲解与阅读课文相结合,阅读课文: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