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安全员班组级安全教育考试卷(含答案) .pdf

液化石油气安全员班组级安全教育考试卷(含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化石油气安全员班组级安全教育考试卷

(含答案)

部门: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

1.违反《城镇燃气管理条例》规定,毁损、覆盖、涂改、擅自

拆除或者移动燃气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

改正,恢复原状,可以处()罚款。

A.1000元以下B.3000元以下C.5000元以下

2.液化石油气的最高工作温度应控制在()以下。

A.40℃B.45℃C.50℃

3.汽车槽车装卸完毕,卸下软管后,应自然通风()后,再启

动。

A.2—3minB.5—lOminC.10—20min

4.液化石油气气化器又称蒸发升压器,是一种()气体输送设

备。

A.不使用动力B.使用动力C.电热功能D.水热功能

5.低热值是指燃气完全燃烧后,烟气被冷却至原始温度,而其

中的水蒸气以()状态排出时所放出的全部热量。

A.凝结水B.蒸汽C.冰D.其他

6.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

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拖延不报B.迟报C.被举报D.不报

7.液化石油气具有()的性质。

A.气相B.液相C.气、液两相共存D.毒性

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

度。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

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A.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B.橙色、红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C.分别用红色、黄色、橙色和蓝色标示

D.分别用红色、橙色、蓝色和黄色标示

9.燃气经营者不按照燃气经营许可证的规定从事燃气经营活动

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C.3万元

以上20万元以下

10.根据《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CJJ51-2006规定:对重要的燃气设施或重要部位应设有______。

在对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时,必须设置_______。()

A.报警电话、禁火标识B.联系方式、隔离措施C.识别标志、

安全警示标志D.禁火标识、隔离措施

11.泄漏出的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时,遇明火着

火爆炸。

A.2%一9%B.5%一15%C.10%-20%

12.要求燃气用户购买其指定的产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务的,

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罚款。

A.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B.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C.1万元

以上10万元以下

13.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的混合物。

A.丙烷、戊烷B.丙烷、丙烯、丁烷、丁烯C.丁烯、戊烷

14.气瓶的钢印标记是识别气瓶的依据。气瓶外表面的颜色、字

样和色环,必须符合GB7144《气瓶颜色标志》的规定,液化石油气

钢瓶的漆色是()。

A.灰色B.银灰色C.黄色D.绿色

15.燃气燃烧器具()应当在燃气燃烧器具上明确标识所适应

的燃气种类。

A.生产单位B.管理部门C.销售单位

16.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收费、服务等事项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有

关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工作日内予以处理。

A.15个B.30个C.60个

17.液化石油气组分中()含量越多,燃烧后气瓶中剩余残液越

多。

A.丙烷、丙烯B.丁烷、丁烯C.戌烷、戌烯D.混合物质

18.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

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予撤职

文档评论(0)

175****96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