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3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

核心假设第一,人们通过人际互动以达成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内在动机。认知心理学家强调由现时情境所引发的有意识的目标。社会学习理论家们则会强调过去的奖励是如何鼓励我们趋近一些目标并且回避另一些目标的。进化论理论家们则强调社会动机根植于我们祖先的进化历程:与自我中心导向的隐士们相比,那些与社会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相处融洽的人存活的概率更大。

核心假设第二,关注人和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所有主要的视角都假设我们内部的动机会与遇到的外部情境发生相互作用。进化论视角强调内部的反应如愤怒、害怕或性唤起等,是如何经由那些与生存或繁衍相关的情境(比如饥肠辘辘的捕食者或者调情的目光)而引发的。社会学习理论家们则关注个体内部习得的反应是如何与社会情境中的奖励或者惩罚建立联系的。认知理论家们则检视个体的思维过程是如何与社会形势的瞬息变化息息相关的。

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共享的两套宽泛准则0102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人们通过人际交往来达到某种目标或者满足某种内部动机。社会行为代表了人与情境之间的连续互动。

目标会在多层水平上影响我们的社会行为。在表面的水平上,日常的目标。更广义的水平上,长期的目标。最广义的水平上,根本性的动机。一、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

如果有他人相助,我们会更加容易达成目标。有些事情(比如建学校)。如果没有团队协作的话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一、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1.?建立社会纽带

一、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1.?建立社会纽带当心理学家们列举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动机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渴望通常高居榜首。人们对拒斥是极为敏感的,如果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外的话,人们会竭尽全力与他人重新建立联系。社会隔离之痛可以通过服用麻醉药、兴奋剂等得到缓解,而这些药物通常是用来止血镇痛的(?Panksepp,2005)。为什么社会孤立会涉及生理疼痛的神经机制?或许是因为,没有了朋友,我们的祖先便无法存活。因此,社会排斥会引发原始的生理紧急应激反应。

一、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人们会传播流言蜚语、会阅读报纸上的罪犯简介,也会寻求朋友的反馈,看看自己能约到魅力十足的新同学的机会有多大。通过理解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能够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生活。社会知识可谓所有人类关系的基石。2.理解自己以及他人

一、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3.获得以及保持地位

一、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3.获得以及保持地位一项研究细致观察了狒狒对社会事件的生理反应,结果发现,社会地位的丧失会导致狒狒荷尔蒙预警反应出现特殊的系列式紊乱(?Sapolsly,?2001?)。获得地位的好处不仅包括直接的物质收益(如获得食物),也包括伴随他人(或其他狒狒)的尊敬和钦佩所带来的一些无形的社会性好处(?Henrich??Gil-White,?2001?)。所以,大多数人不仅会竭尽全力在他人面前展现一个积极的自己,而且也会竭力使自己深信,我们有理由抬头挺胸。

一、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4.捍卫自己以及自己重视的人生人勿近

一、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4.捍卫自己以及自己重视的人

一、社会行为是目标导向的持进化论观点的研究者们相信,繁衍的目标是所有其他社会目标的基础。按照这种观点,我们加入某团体、寻求社会信息、为地位奋争,甚至有时还表现出攻击行为或自我保护行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将我们的基因传承下去。5.吸引以及留住配偶

小调查回想你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愉快及不愉快的互动。这些互动是如何与我们刚刚讨论过的目标相联系的?

二、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任何时候,活跃的根本动机与具体目标都反映了个体内部因素与外界因素间的持续相互作用。

二、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个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一些特征或特质。生理特征一贯的态度或偏好心理特征

二、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情境:个体外部的事件或状况。这些包括社会背景下转瞬即逝的事件以及长久的影响

二、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个人-情境交互作用:个人与情境都不是固着的实体。不同的社会情境会引发不同的目标。情境与人会以持续循环的方式相互塑造、相互选择。

谢谢聆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