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诊断的基本知识柳州市卫生监督所韦志光2010年11月.ppt

X线诊断的基本知识柳州市卫生监督所韦志光2010年11月.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线诊断的基本知识 柳州市卫生监督所 韦志光 2010年11月 概述 X 线诊断与临床应用 在现代医学临床诊断工作中,除了最基本的询问病史和以视诊、触诊、叩诊及听诊为基础的体格检查之外,还经常地采用许多其他检查来配合,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例如化验检查,X线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等,其中以化验检查和X线检查的应用最为广泛。 X线诊断学是利用X线的特性,通过透视、照片、CT扫描或介入放射等方式,使人体内部结构或器官以及许多疾病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形态和功能方面的改变,在荧光屏或X线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影像,然后再根据这些影像,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借以对某些疾病作出诊断的临床科学。 X线检查与病理检查有相似之处,二者均可观察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变化,以了解其病理性质。但也各有其不同之处:如病理学除可观察大体病理改变外,还能用显微镜研究细胞和组织结构,但病理学只能在离体器官和组织上进行观察,而不能研究活体器官之功能,恰恰相反,X线是研究活体器官的形态与功能,从而通过所观察的影像来推测其病理性质,但X线所显示的细节又远不及病理检查那样细致。 X线检查与化验检查也不相同。化验是研究从患者采来的标本,如痰、血、尿等,其检查是对所送之标本进行客观的检验,所得结果供临床诊断参考。而X线检查则一般须提出具体的诊断意见,且必须根据患者的全部病情来下结论。 上述特殊价值不仅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在预防工作中亦占有重要地位。在集体健康检查、结核病的防治以及对于某些职业病的普查等,X线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射线的基本知识 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大类。 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电离辐射称为天然辐射。 来自人工辐射源或加工过的天然辐射源的电离辐射称为人工辐射。 放射线的类型:微粒放射、电磁放射 射线的种类:α、β、X、γ、中子五种。 宇宙 地球 燃煤 磷肥 地热 工业技术变更了的本底照射 核爆炸 医疗照射:放射线诊断、治疗 核能生产 其他日常消费品 作用于人体电离辐射小结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都受到不同程度来自天然或人工辐射的照射。 低剂量刺激兴奋效应的研究。 而医疗照射在公众受到的人口辐射照射中居首位。放射治疗时病人受照的局部剂量更大,在一个疗程内(通常几周内)所受剂量可高达诊断时的几千倍。 居民受到的各种人工辐射中,医疗照射的人均剂量也最大,并给予组织器官瞬时高剂量率,因此医疗照射引起了人们特别的关注。 二、X线的发现、产生和特性 (一)X线的发现 X线在医学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伦琴是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因当时没有弄清这种射线的性质,尚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解释它发生的原理,故以数学中的未知数“X”来命名。以后科学界为纪念发现者,又称这种射线为伦琴射线。 1905年X线开始正式用于临床诊疗工作。 (二)X线的产生 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自由活动的电子群 ②电子群以高速度运行 ③电子群在高速度运行时突然被阻 X线机结构方块图 X线管是产生X线的主要部件 X射线装置及其操作台 (三)X射线的量与质 从物理意义来说,X线的量:是表示X线线束内的光子数目。 X线的质:是表示这些光子的能量,即X线的穿透能力。 在诊断方面X线量与质的应用 1、在诊断方面通常以X线管的管电流与X线照射的时间的乘积来表示X线的量(输出量),通常以毫安秒(mAS)为单位。X光机大小常以机型最大管电流(毫安)命名。管电流越大,X线强度越大。而曝光时间越长,其照射量正比地增加。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