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2届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选修专题十六 环境保护.ppt

地理:2012届二轮复习精品课件 选修专题十六 环境保护.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福建高考)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特点、成因及防治等方面的环境问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的能力。对比不同时期的地面沉降面积及沉降深度即可分析出地面沉降的空间转化特点,其主要原因是地表压力过大,地下水过度开采。防治地面沉降的措施可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特点: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原因: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 区域环境问题分析和防御,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着眼点,此类题目的呈现特点是通过图表来承载所有的解题信息,其设计思路、设问角度和思维价值都是围绕读图、析图能力的考查而体现出来。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应首先明确图中地物的分布特征,结合设问,分析不同地物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次应注意用规范的学科术语归纳总结图中信息,做到合理、流畅的图文转换;再次应准确的把握利用图中信息推理判断的因果关系链,这样就能保证思维的正确性。    1.以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如何进行环境管理等问题。 2.以当前某一重大污染事件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该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以及治理该污染的主要措施。 3.结合当前人类面临的淡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问题,综合考查人类在利用资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以当今我国或世界某一重大生态问题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该生态问题的分布、形成原因、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资源 主要问题 直接原因 共同成因 矿产资源 面临枯竭 滥采滥用,利用率低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快速增长 土地资源 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 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过度开采和水污染,浪费严重 缺水严重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成因分析 (1)降水稀少:①中东地区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等国家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②中亚地区的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 (2)地狭人稠:如新加坡面积较小,没有一定规模的淡水河流与湖泊;人口稠密导致水资源消耗量大,加剧了淡水资源紧张。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处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精讲精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水源保护的措施和开采山石的危害等环境保护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第(1)题,在分析时,可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及保护植被等方面分析。第(2)题,在分析开辟采石场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时,可从对当地植被、生物的影响及其引发水土流失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 (2)破坏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 1.(2010·江苏高考)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酸雨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通过探讨大气中硫的来源及其对大气的污染来考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相关知识,以及读图分析的能力。在生态系统的硫循环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破坏了硫的循环平衡,产生了大气污染;分析我国南北方酸雨差异时,应重点考虑气候的差异。 【答案】 (1)化石燃料 无机硫 硫化物 (2)煤炭消费量 (3)降水 (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后果 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