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怀化二中2012届高三复习讲义 感受诗歌意象特点.ppt

语文:怀化二中2012届高三复习讲义 感受诗歌意象特点.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自然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要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切流露。因此,欣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 感受并把握古诗词意象特点要注意了解、积累掌握一些特殊意象。 古典诗歌,由于历史文化积淀,还有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制约规定,其客观事物便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象,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借助特殊意象可迅速引起读者共鸣,达到造境的目的,读者也可由此探究诗人的情感意图。 古典诗歌中,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古今看法多为相似。 命题特点: 1、 第一,从选题数量和时代上看,以唐宋诗词为主,特别是以唐宋诗占主导地位,但唐诗所占比例比往年有所下降,宋诗在保持中有所上升,宋词、元曲及明清诗比例略有提高。今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题共考察24首诗词曲,从时代看,唐诗有10首,宋诗6首,宋词3首,明诗、清诗、元曲、清词、金词各1首,以唐宋诗16首占主导地位,占出题百分数的66.7%(唐诗占41.7%,宋诗占25%)。词曲6首,占25%,其中宋词3首,占12.5%。唐宋诗词共占到79%。金元明清诗词曲占到21%。 命题趋势:08年的高考诗词鉴赏题中会继续以唐宋时代为主,但仍然会有少量省份选择金元明清时代。 2、从考题体裁选择上,诗歌以律诗绝句,词以小令为主,其中五律七绝占一半以上。2007年高考诗词鉴赏题,律诗七首(五律5首,七律2首)占29%;绝句11首(五绝4首、七绝7首)占46%;词曲小令6首占25%。五律七绝12首占50%。1996-2005年10高考题七绝29首,五律7首,占全部61首诗歌的59%。 五律、七绝和宋词小令形式上长短适中,既有规律可循,也容易命题和答题,成为命题人比较喜欢的选择。 3、选择诗词的题材内容:以情景交融的写景抒怀之作为多。这类诗词主要考查的有山水田园诗和即事感怀一类。所选题材中往往将景、事、情交织在一起,用自然环境衬托情感心境,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命题内容,不仅侧重于单独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表达技巧”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还加强了综合性的试题,进行整体鉴赏。 (1)鉴赏“诗眼”的有天津卷、全国二卷和广东卷; (2)比较两首诗思想情感的异同有江西卷; (3)品评诗歌,对给出的关键词作评价,如四川卷、湖南卷和福建卷; (4)鉴赏意象,如全国一卷、浙江卷; (5)分析表现手法,如湖北卷、浙江卷、福建卷等; (6)鉴赏思想情感,如湖南、江西、安徽、重庆卷等; (7)鉴赏意境,写赏析文字,如全国一、二卷,上海卷; 命题的内容异彩纷呈,但都是紧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方法一】知识与能力的储备 高考必备的知识因素 (1)诗体、诗风和典故 (2)课本要求背诵诗歌,要达到“四位一体”。(标题、作者、朝代和正文) (3)8种修辞方法以及作用。 (4)必要的写作方法 1、会说“行话”(欣赏的有关术语,例如,意境、意象以及有关的手法的词语) 2、狠抓积累,形成语感:课文要求背诵的以及选择典型题例,形成诗歌阅读的语感。 3、题型和解法 4、能力训练 1、考查“意象”题及解答 (1)意象的辨识 (2)意象的特点 (3)意象的意义和作用(重点) 常见意象的含义: 梅花--高洁 菊花--隐逸 竹子--清高 松柏--坚贞 梧桐--悲凉 杨柳--惜别 鸳鸯--恩爱 杜鹃--思归 寒蝉--凄凉 月亮--思乡 流水--时光 浮云--漂泊 一、花草类 花是诗歌永恒的意象,但在诗歌当中,诗人借花表现出来的感情不尽相同。 “感时花溅泪”这是杜甫对“安史之乱”给百姓造成离乱的感怀。“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李清照对爱情、生命的感叹。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倾诉忧愁的无计排遣。落红纷纷,逝去的不仅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院门紧锁着的不仅是落红,还有一颗迟暮的心。心在门内,郁闷无聊,才临老伤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以风雨打落春花,影射南宋被金兵进逼,感叹大好河山被践踏。 古典诗歌借“花”来言志抒情的,大致有梅花、菊花(黄花)、荷花、桃花等。 梅花 梅花被誉为傲骨奇干,向来是洁身孤高的化身,代表品性的高洁。 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词人以梅花独放于凄风苦雨的寒冬黄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