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专业建设 一、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一)行业背景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手段。 湖州的装备制造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将成为工业经济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湖州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标准件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轴承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童车生产基地浙北最大的包装生产基地全国闻名的纽扣之 (二)人才需求 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现有制造业就业人口中,高级工以上技能型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的15%左右,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而能解决制造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更是奇缺。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已经连续多年位于用人需求榜前3名。2008年全省人才交流统计数据进一步表明,全省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自动化技术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年需求达20000多人,其中大专学历人才的需求量最大。浙江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达150万,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10余万人。 湖州“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技能人才需求达14万,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类人才需8000人。据08年对湖州市39家各类制造业企业对机电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总需求735人中,机电产品设计岗位(含CAD绘图)88人,占12%;机电设备制造工艺技术岗位105人,占14%;设备操作(产品生产)岗255人,占35%;机电设备装配与调试岗位70人,占10%;机电产品销售与产品技术服务岗位50人,占7%;机电设备维修与改造岗位62人,占8%;生产、质量等技术管理岗位105人,占14%。 以“立足湖州,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为服务面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浙江省及湖州市产业发展的方向相适应,与人才需求占86%的机电设备操作、制造工艺、工程制图、设备维修、装配调试等生产一线岗位相对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湖州市乃至长三角地区需要一大批能够设计、生产、制造先进机电装备及维护、管理、消化国外先进机电技术的机电一体化专门技能人才。本专业将为湖州的制造装备业、电子信息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专业建设基础与优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00年招收了首批高职学生,现在校生11个班级496人。 本专业开办以来已有6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 (一)教学团队基本形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人,高级职称教师5名,双师素质教师10名,7名教师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6名,浙江省高职高专自动化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省高职高专专业技术带头人1人,在读博士1人。从行业企业聘请了7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 (二)实训条件基本满足2003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确立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学院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上重点扶持,先后投入300万元,购置了单片机、PLC、传感器、电子电工、维修电工、数控维修实验台等实验实训设备。建立了浙江大学省级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数控培训基地湖州教学点,满足了校内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浙江正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湖州通泰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6个,运行良好并建立了保障机制,为专业教学创造了必备的实验实训条件。 (三)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2000年成立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保证。2003年底与上海职教研究所合作,对机电类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构建多层教学平台,含文化基础课教学平台,机电大类专业基础平台,专业主干课教学平台,专业方向课教学平台。实行学年学分制。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对专业课程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课程整合。第一阶段,由《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进行了课程整合开设课程《工程力学/材料》,由《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原理》等课程整合成《机械制造技术》。第二阶段,对原有课程进行分门别类的归整,形成新的课程《机械基础(一)》、《机械基础(二)》、《电气基础》。从05级开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进行了新的整合,将《机械基础(一)》、《机械基础(二)》再次整合为《机械基础》。 多年来,大部分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参与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6项。主编、参编规划教材共11部。公开发表论文22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10篇。 (四) 工学结合得到践行 2003年与敏惠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组成独立建制教育教学行政班——“敏惠班”。在

文档评论(0)

4187883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