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二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第二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ppt

第二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分述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 (刑法修正案三修订)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概念与特征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本罪客体是公共安全.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所谓投放危险物质,是指向公共饮用的水源、食品中投放或在公共场所置放能够致人死亡的,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不论使用何种危险物质,也不论投放危险物质行为的具体表现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可构成本罪。至于是否造成人、畜、财产的实际损害结果,不影响犯罪成立。 3.本罪的主体为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 1.本罪与用投放危险物质方法实施的犯罪的界限 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也可以用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实施。正确区分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上述犯罪的界限,关键要看本罪行为是否危害或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用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杀害特定的个人或毒害特定单位或者个人的少量牲畜、家禽,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属于故意杀人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或者破坏生产经营罪;如果同时危及公共安全的,则属于法条竞合犯(属于偏一竞合),一般应以本罪论处。 2.本罪与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1)客观方面后者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前者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来作为法定条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投放危险物质行为,即能成立犯罪既遂。 (2)前者有既遂、未遂之分,而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未遂问题。 (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年满14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后者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4)主观罪过形式不同,前者由故意构成,后者则出于过失。 3.投放危险物质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界限 (1)侵害的客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侵害的是公共安全,后者侵害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行为方式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向公共饮用水、水源、河流、食品等施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后者是指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两者存在普通法与特别法的法条竞合关系,后者掺入毒物的行为仅限于生产食品的环节,而投放危险物质罪可以发生在任何场合;另外,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行为一经实施危害公共安全即告既遂,后者则是行为犯。 (3)故意的内容不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牟利的目的,对造成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只能是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主动追求公共危险的后果发生,应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4)主体不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而后者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4.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本罪既遂与未遂的划分,不应以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否齐备为标准。由于本罪是危险犯,因此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并且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本罪的既遂,而不论是否造成了实际的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后果。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则构成本罪未遂。如由于认识错误,投放的是非危险物质,即应以本罪未遂论处。 (三)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处罚 ??? 根据《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犯投放危险物质罪而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是本罪的危险犯。这里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是指投放危险物质行为尚未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虽然尚未造成上述后果,但构成本罪之危险犯,必须足以造成这种后果,即具有造成这种后果的危险。如果没有这种危险,则不构成本罪。 犯投放危险物质罪而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是本罪的结果加重犯。 这里的致人重伤、死亡,既包括故意,又包括过失。 在故意的情况下,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之间存在整体法与部分法的法条竞合关系。 在过失的情况下,投放危险物质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之间存在整体法与部分法的法条竞合关系。 案例: 被告人陈正平与陈宗武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各自开店经营面食早点生意,两店相邻。陈正平眼见陈宗武经营的面食店生意兴隆,而自己经营的小店却生意清淡,于是心生

文档评论(0)

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