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质量监管工作经验、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发区工商分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 经验、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 近几年,开发区分局各部门及执法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在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制定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制度,开展专项整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确保了辖区食品市场的稳定。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 一、强化“三个意识”,营造食品安全监管氛围 一是强化监管责任意识,建立层级负责、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明确监管任务、监管区域、监管范围和监管人员,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兵把守、齐抓共管。二是强化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利用年检验照、市场巡查之机深入辖区食品经营者中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同时与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不断强化经营者依法经营的自律意识。三是强化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对新开业的食品经营户除审查提交的书式材料外,还对其提供经营前学习培训服务;对现有的食品经营户提供手把手指导服务,指导其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手把手教其使用“销货清单”,真正做到把服务、引导工作做到了“家”,做到进驻一户、规范一户、成型一户。 二、抓住“三个重点”,构筑食品安全监管防线 一是抓住重点区域。把集贸市场、学校周边食品市场作为监管的重点区域,从落实监管责任入手,推行日常巡查、定期督查的管理方法,随时掌握经营情况,规范经营行为。二是抓住重点经销商。把食品批发户列为监管的重点,工商所和食品批发经营户签订责任书,要求必须达到进货有凭证、有检查、销售有记录、退货有渠道的管理标准。三是抓住重点时段。把节日期间和季节时令食品上市时间作为重点时段进行综合监管,开展“六查六看”、查“过期”、清“三无”、打“假冒”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三、把握“三个环节”,形成食品安全监管严管态势 一是把握好市场准入环节,全力把好“三关”,即:把好登记注册关,严格依法登记;把好年检验照关,严格依法审查;把好无照经营清理关,严格依法取缔。二是把握好市场监测环节,利用食品快速检测箱,对百姓关注、问题突出的食品加强监督抽查。三是把握好案件查办环节,对食品违法案件快速反应、重拳出击、严格执法、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四、突出“三个结合”,发挥工商所食品市场监管效能 一是点面结合,上下联动,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将各监管责任区作为食品监管的“面”,将各监管网格作为食品监管的“点”,分局确定“一条线”,对监管责任区的监管执法情况进行定期督查,随机抽取一“点”,进行明查或者暗访,形成“线、面、点”的监管格局,形成上下联动的动态监管格局,从而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二是严宽结合,注重实效,食品安全监管坚持“严查无照经营、严处假冒伪劣、严管食品批发点”的三“严”原则与教育为主原则相结合,标本兼治,堵住源头。三是诫罚结合,强化执法,对食品经营者不建立、完善进销货台帐的老大难问题,采取一次教育指导、二次依法处理的办法,使行政执法的教育性与严肃性相结合,起到了教育引导、依法规范的作用。 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目前的食品安全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能的提高。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在原来的基础上抓好这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执法人员业务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需要,缺乏相关的食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耐下心来研究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只背条文,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差;不能根据发展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对于食品安全检测一知半解,实际操作能力不高;巡查时走马观花,发现不了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 二、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 基层工商所人员少,事务性工作多,而监管的范围广、辖区内主体数量庞大,工作量大,工作力度难以集中。执法人员要把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户)检查一遍,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三、经费不足,成本过高,检测设备、技术手段不配套. 目前,基层执法人员检查食品、识别食品质量、辨别假冒伪劣商品,基本上都是借助积累的工作经验,依靠眼看手摸,对简单的食品标志不清、不齐,过期变质,相关证照不齐或无证等还能检查识别,但对于食品添加剂、成份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卫生指标是否合格等却无法检测,很难发现食品质量中的问题,食品质量好坏仅从眼观、手感等直观检测不能完全得到正确结果,直观检测的结果也不能作为处理商品质量问题的依据,对一些把握不准的食品,只能给予警告。目前工商所配备有检测箱,但检测的结果也不具有法定效力,不能作为处罚依据,不利于对违法经营行为的及时查处。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支付资金,通过抽样送检判断食品质量也需要检测费。由于受工作经费限制,导致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产品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