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的幼儿教育1.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东方的幼儿教育1.ppt

第二讲:古代东方的幼儿教育 一.古代埃及 二.古代希伯来 三.古代印度 四.古代东方幼儿教育的特点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古代东方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 使学生掌握古代东方如埃及、希伯来、印度幼儿教育的具体特点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 古代东方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以及教育内容 古代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一.古代埃及的幼儿教育 (一)古代埃及幼儿教育的场所 (二)古代埃及幼儿教育的形式 (三)古代埃及幼儿教育的内容 二.古代希伯来的幼儿教育 (一)古代希伯来的儿童观 (二)古代希伯来的幼儿教育内容 1.在教育内容上以培养宗教信仰为重要目标; 2.教授简单的文化知识; 3.民族传说和祖先的训诫等; 4.儿童年龄稍长,家庭对男孩进行职业技能的传授;女孩学习如何当好贤妻良母是其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 (一)古代印度幼儿教育的背景 (二)古代印度幼儿教育的内容 四.古代东方幼儿教育的特点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幼儿教育的性质、内容、方法、形式与原始社会有了根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1.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 2.儿童公有公育转变为以家庭教育为主; 3.流行父权制; 4.教育开始和劳动、社会生活脱节等。 思考题 谈谈你对古代东方幼儿教育之家庭教育的认识; 与原始社会幼儿教育的相比,谈谈古代东方幼儿教育的特点。 * 1.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由母亲抚育教导之责,男孩稍长由父亲教育; 2.在古王国和中王国时代,法老王居住的王宫成为王宫贵族的活动中心; 3.公元前2500年,埃及出现了有史以来最早的学校,年满5岁儿童可入。 1.早期子女们主要在日常活动中接受教育,并常以玩具作游戏; 2.在古王国和中王国时代,王宫贵族的子弟可出入宫廷,与法老的子孙宫廷嬉戏或学习; 3.公元前2500年,埃及出现了有史以来最早的学校,教育形式以学校教育为主,惯用灌输与惩戒。(学神把教鞭送给人间) 1.早期在家庭教育中,常以父子相承的方式传授专业知识或相应技能; 2.在古王国和中王国时代,主要学习经典文献、道德与政治、军事武备、科学知识教育等; 3.公元前2500年,初级以文字书写为主课,教师示范,继而由儿童临摹主要教一些识字、阅读、书写和基本计算方面的知识学习内容中都浸透着迷信、巫术、神学精神 。 1.将妇女生孩子看作是上帝的恩赐;婴儿出生后由母亲哺乳,3岁时断奶; 2.在盛行父权为主的家长制时代,他们认为儿童生来是愚昧无知,本性向往堕落,须严加管教和约束; 3.经过先知摩西的改革后,家长制具有较多的民主色彩,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认为子女并非父母的私有物,他们赋有独立的人格。 1.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国家。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600年,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名曰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 依次为(1)婆罗门,即僧侣(祭司);(2)刹帝利,即武士;(3)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4)首陀罗,即处于奴隶以及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前两种为高级种姓。 2.盛行家长制,父亲作为全家的统治者,决定子女的命运,有权出卖甚至处死子女;处理子女的教育更属于父权范围。 1.在古代印度,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印度古籍《吠陀》被当作统治阶级信奉的经典,为教育提供了主导思想。 2.在各级中,婆罗门作为最高级的种姓,所受的教育体系比较完备,家庭作为幼儿教育的场所;母亲在儿童早期训练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其内容包括: (1)养成规则的日常生活习惯,如早起的习惯,清洁卫生的习惯等; (2)学习《吠陀》经(主要是《梨俱吠陀》),父亲在家指导子女记诵吠陀经; (3)种姓子弟抽出时间学习军事或与实际有关的知识。 *

文档评论(0)

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