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备课参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二黑结婚》一、关于作者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出身于贫农家庭,从小参加农业劳动,尝受了生活的痛苦与辛酸。因为是独生子,父亲节衣缩食让他上村学、高等小学,使他有机会读了许多古书,接受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熏染;但对他影响更大的是民间文学。他很小就喜爱民歌、民谣、鼓词、评书及地方戏曲,不仅会演戏、说书,还是民间乐队“八音会”的鼓板手。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素养,使他不但通晓农业生产和北方农村的生活习俗,也熟悉农民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及艺术爱好。这对他后来形成民族化、群众化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赵树理的思想和文学道路来说,“五四”新文化的启蒙、熏陶,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1925年,赵树理进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读书。新的社会思潮,激发了他的民主民族革命的热情,也给他指出一条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崭新的人生道路;而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刊物、著作,则向他展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充满着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新的文学。尽管他很快发现了新文学与一般农民不相适应的一面,但他并未倒向过去,而是探求着如何使新文学变得容易为农民所理解与接受。与此同时,他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在实际的社会斗争中经受锻炼,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曾引起他的极大关注,他由衷地赞同“普罗文学”。其时“清党”的腥风血雨弥漫到山西,他被迫逃离学校,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赵树理是在二三十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生涯的。1929年刊载于《自新月刊》的小说《悔》,署名赵树礼,是目前发现的他的最早的作品。30年代前期,他以极大的热忱注视着“左联”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并且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为大众的主张,希望新文学跳出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满足广大劳动群众的精神需求。在他看来,“中国当时的文坛太高了,群众攀不上去,最好拆下来铺成小摊子”。他决心从事文艺大众化的工作,为百分之九十的农民群众写作,同封建主义争夺文化阵地;立志做一个“文摊文学家”,而不做“文坛文学家”。与此同时,他尝试用大众化的形式写作文字通俗、农民能看懂、听懂的作品,先后创作了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1931)、短篇小说《金字》(1933)及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盘龙峪》(1935)等。尽管他的见解、作品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但作为最初的探索、实践,无疑为他日后的成功提供了宝贵经验。1937年抗战爆发后,赵树理参加了革命工作。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区开辟了敌后根据地,广大农村、城镇建立了民主政权,一个崭新的社会在晋东南诞生了。赵树理曾一度担任地方政权的领导职务,亲自组织群众进行抗日自卫的斗争,后又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在编辑《黄河日报》(太南版)《人民报》《中国人》等报副刊时,写了几十万字的诗歌、小戏、曲艺、小说、杂文,紧密配合当时的斗争,短小精悍、通俗活泼,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发挥了战斗作用,也为他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拓宽了道路。揭露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血腥杀戮新四军抗日将士的鼓词《茂林恨》(1941),描写日寇、汉奸利用会道门策划暴动、妄图推翻抗日民主政权的上党梆子戏《万象楼》(1942),就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事实表明,赵树理在写作《小二黑结婚》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在创作、思想、生活各方面都有准备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相当成熟了的作家,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 1943年5月,赵树理完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彭德怀为该书的出版题词:“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10月,又推出了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1945年创作了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此外,他还写了许多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如《孟祥英翻身》《地板》(1944),《催粮差》《福贵》(1946),《刘二和与王继圣》《小经理》(1947),《邪不压正》(1948),《传家宝》《田寡妇看瓜》(1949)等。短短几年间,赵树理以其体现新时代要求的丰硕成果而受到人们的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1946年八九月间,郭沫若、周扬、茅盾相继发表文章,推荐赵树理和他的小说。郭沫若称道《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品“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茅盾认为《李有才板话》“标志了向大众化的前进的一步,这也是标志了进向民族形式的一步”。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号召文艺工作者“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选自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二、思想内容 《小二黑结婚》写的是根据地农村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赵树理摄取的生活素材是岳冬至和智英祥的恋爱故事。不过,原来故事的结局太悲惨了。赵树理从中发现了造成这个悲剧结局的势力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残存的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一是混进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