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条文版.doc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条文版.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T 50378-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 20×-××-××发布 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联合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for green building GB/T 50378-2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年××月××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 北京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组声明 1.本标准(征求意见稿)著作权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有。本标准尚未正式发布,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版发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以经营为目的,以各种形式复制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任何部分,必须事先征得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组(以下简称本标准修订组)的书面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任何部分上传至网络用于传播,必须事先征得本标准修订组的书面同意。 2.本标准修订组原则上不反对本标准中含有专利,但该专利应是本标准中难以替代的技术,且不存在其他拒绝涉及该专利的实质性理由。此处所称专利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获得授权且处于保护期内的发明创造。 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不涉及任何参与本标准修订的组织或个人的专利。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修订过程中,本标准修订组尚未识别出涉及专利的内容。参与本标准修订的组织或个人知晓如下义务:对其所知悉的相关专利,应及时向本标准修订组提供专利信息及相应的证明材料。 若认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含处于专利申请阶段尚未获得授权的发明创造),请将本标准中有关专利的内容和支持性文件送达本标准修订组。本标准修订组将请专利权利人做出书面的专利实施许可声明。本标准修订组不对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所涉及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进行鉴别。 本标准修订组联系方式: 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规范处(100013) E-mail:gb50378@126.com 电话/传真:0103.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仅供交流、讨论、修改使用,在正式发布之前不应作为绿色建筑评价的依据。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组 二〇一二年九月 前 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明确区分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 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 4.采用评分的方法,并以总得分率确定评价等级。相应地,将旧版标准中的一般项改为评分项。 5.增设创新项,鼓励绿色建筑的技术创新和提高。 6.明确对于单体多功能综合性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确定方法。 7.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为所有评分项和创新项条文分配评价分值。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行管理、创新项评价及有关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电子邮箱:gb50378@126.com),以便下一次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中心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建设研究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同济大学 本标准参加单位: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长沙大家物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 参与评价的

文档评论(0)

sjywjf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