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年病人麻醉-徐建国.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病人麻醉 南京军区总医院 徐建国 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在发达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数超过了16岁以下年轻人。原因:寿命延长,出生率下降,一些国家感染性疾病使年轻人死亡率增高。 老人增加,老人与年轻人分居增加,老人手术增加,术后并发症较多和恢复期较长是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和医疗问题。 超过60岁老人所占人口比 与麻醉相关的老龄病理生理改变 增龄造成的改变发生所有器官,40岁以后每年器官功能约减低1%,与细胞修复,再生能力降低,疾病以及生活方式是否减低了脏器功能和脏器功能储备不同有关。 心脏,呼吸,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改变与麻醉关系最为密切。 由于个体差异,不可能准确概括年龄造成的功能状态。 心血管系统 随增龄心脏可能发生萎缩,中到明显增生,或无改变。 萎缩仅发生在消耗性疾病,健康人不发生。 心脏重量每年增加1-1.5g,左心室壁厚度增加在无心脏疾病或非高血压患者也会发生,肥厚伴随着不同程度胶原沉着,心肌内纤维组织量增加,并导致舒张期顺应期下降。 心血管系统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叶及瓣周增厚,胶原成份降解导致瓣膜钙化。二尖瓣钙化在老人,特别是妇女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见,但轻度的二尖瓣反流临床意义不大。 房颤发生率高,较常伴有传导障碍。 血管床的组织学改变包括:动脉壁增厚,胶原含量增加,弹力的破坏,顺应性下降,膨胀性减低。在冠心病患者上述改变加重,并与左心室壁增厚相关。 心血管系统 心肌峰值收缩力不减低,但手术时间延长,可能与心肌细胞内质网钙摄取减低有关。 缺血性心脏病常见。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是动脉硬化的促发原因,并导致全身阻力增加,左心室肥厚,心室顺应性和收缩力降低,最终使心排出量降低。 心血管系统 静息的心脏指数在老年人不降低,但老年妇女由于没有舒张末期容量或搏血容积增加的代偿,心率中度减低,导致心排出量低于男性。 搏血容量的减低,收缩时间延长,收缩力减低使心排量和心脏储备力下降。但一般为血压和收缩压轻度上升,舒张压轻度下降。 心血管系统 大血管的伸张和膨胀,损害了血管内皮和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导致血压不稳定,胸内压改变易造成血压改变。 健康老人仰卧时心率不改变,但坐位时稍减慢,无冠心病者24小时心率变异小,交感和副交感阻滞后的窦性节律减低。 心排出量增加主要源于搏血容量增加而非心率增快。 心血管系统 血管运动张力降低,迷走和交感的影响减少,血管运动控制降低,促发了心排出量减低或外周阻力降低时昏厥发生,药物也更易促发体位性低血压。 心排出量减低易导致肾和脑血流减低,加之自体调节减弱,肾和脑易发生围手术期缺血。 心房起搏细胞减少,70岁约减少10%。心肌纤维胶原和脂肪沉着,心内膜下钙化等使老年人易发生心律失常。房颤尤其是快速房颤使舒张期充盈减低,老年人不易耐受,术前应考虑电转复或用胺碘酮纠正,使心率低于100次。 心血管系统 老人最大心排量减低25%,以及肌肉量和长度减低,使氧利用减少,80岁老人较20岁年轻人有氧代谢能力减低50% 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浓度增高,交感神经活性随增龄似有增加,但心脏和血管表面被占据的β受体多,导致β受体脱敏感,细胞信号传导下调。 主动脉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对低血容量等应激刺激的反应减低。在服用β阻滞药和血管转化酶抑制剂者更明显。 血液和免疫系统 老年人血色素,血球压积和骨髓铁储备减少,故小量出血后也易致贫血。 由于T细胞数量减少和胸腺萎缩,细胞免疫力降低。 呼吸系统 随增龄中枢和化学受体对低氧,高二氧化碳和机械刺激反应减低以及中枢神经完整性下降,增加了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危险。 苯安定类药,阿片,挥发性麻醉药的呼吸抑制在老年人加强。 身高减低,脊椎钙化导致胸壁桶状,膈肌变平,肋间肌软弱,胸壁僵直增加了呼吸功,减低了呼吸效率,使胸和肺顺应性下降,导致了年龄相关的通气和血流分布不均增加,小气道萎陷。 呼吸系统 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减少,肺弹性回缩减低,呼气末肺容量增加,使残气量增加,回缩力丧失导致在低肺容量时气流减低。 气道萎陷增加了肺底部对膈肌和腹肌的依赖性,肺容量降低加重了通气不均分布,通气效能减低,也是术后并发症的诱因。 上呼吸道不稳定性增加,睡眠时尤著,老年人更易发生睡眠时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 呼吸系统 老人咳嗽反射敏感性降低,食道反流增加,需较高胸腔负压克服上呼吸道高阻力,易发生静息误吸。 增龄不引起肺容量改变,但功能残气量和闭合气量增加使通气血流匹配不佳。 解剖死腔因气道和肺泡管加宽而增大,气道弹性纤维减少故在静吸通气时气道关闭较早,残气量增大。65岁的人坐位潮气通气时肺泡也不完全开放,卧床老人肺不张常见。 呼吸系统 肺血管床总面积降低可能是肺动脉压增高的原因。由于肌肉量减少,生理活动减少,心率减慢,最大氧消耗降低,PaCO2通常不变,但每增龄10年,肺弥散能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