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15原理.doc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cdma2000介绍 5 1 概述 5 1.1 cdma2000的特点 5 1.2 cdma2000的标准 6 1.3 cdma2000信道命名约定 6 1.3.1 逻辑信道命名约定 7 1.3.2 物理信道命名约定 8 1.4 cdma2000的体系结构 9 2 物理层 10 2.1 前向链路(FL)物理信道 11 2.1.1 FL物理信道概况 11 2.1.2 FL导频信道 13 2.1.3 FL同步信道 13 2.1.4 FL寻呼信道 13 2.1.5 FL广播控制信道 14 2.1.6 FL快速寻呼信道 14 2.1.7 FL公共功率控制信道 16 2.1.8 FL公共指配信道 16 2.1.9 FL公共控制信道 16 2.1.10 FL专用控制信道 17 2.1.11 FL基本信道 17 2.1.12 FL补充信道 18 2.1.13 FL补充码分信道 18 2.2 反向链路(RL)物理信道 18 2.2.1 RL物理信道概况 18 2.2.2 RL导频信道 21 2.2.3 RL接入信道 22 2.2.4 RL增强接入信道 22 2.2.5 RL公共控制信道 22 2.2.6 RL专用控制信道 22 2.2.7 RL基本信道 22 2.2.8 RL补充信道 23 2.2.9 RL补充码分信道 23 2.3 接入模式 23 2.3.1 与IS-95A/B兼容的接入模式 23 2.3.2 基本接入模式 23 2.3.3 功率受控接入模式 23 2.3.4 预留接入模式 23 2.3.5 指定接入模式 25 3 链路层 25 3.1 MAC子层 25 3.1.1 RLP和复用子层 26 3.1.2 SRBP和公用信道复用子层 27 3.2 LAC子层 27 3.2.1 LAC层内的协议子层 28 鉴权子层 28 ARQ子层 28 寻址子层 30 功用子层 30 分割和重装(SAR)子层 30 3.2.2 逻辑信道 30 r-csch 32 f-csch 32 f/r-dsch 33 4 第三层(层3) 33 4.1 业务建立时的控制信令 34 4.1.1 业务配置(Service Configuration) 34 业务配置中的可协商参数 34 业务配置中的不可协商参数 35 4.1.2 业务协商(Service Negotiation) 36 4.2 切换中的控制信令(流程) 36 4.2.1 软切换 36 4.2.2 CDMA工作模式之间的硬切换 39 4.2.3 CDMA到模拟系统的硬切换 40 5 无线资源管理 40 5.1 功率控制 41 5.1.1 反向功率控制 42 5.1.2 前向功率控制 43 5.1.3 软切换技术 43 5.1.4 接纳控制 44 5.2 分组调度 45 5.2.1 目的和原则 45 5.2.2 调度算法 46 前向调度算法介绍 47 反向链路调度算法 48 5.3 负荷控制 48 6 缩略语 49 7 参考文献 49 第二章 A口呼叫流程 50 1 概述 50 2 协议设计 52 2.1 参考模型 52 2.2 BSAP 53 2.2.1 DTAP 53 2.2.2 BSMAP 53 2.3 主要内容 53 3 语音呼叫处理 54 3.1 主叫流程 54 3.2 被叫流程 54 3.3 Complete Layer 3 Information 55 3.3.1 Protocol Discriminator 56 3.3.2 CM Service Type 57 3.3.3 Classmark Information Type 2 57 3.3.4 Mobile Identity(IMSI) 58 3.3.5 Called Party BCD Number 59 3.3.6 Mobile Identity(ESN) 59 3.3.7 Slot Cycle Index 59 3.3.8 Authentication Response Parameter(AUTHR) 59 3.3.9 Authentication Confirmation Parameter(RANDC) 60 3.3.10 Authentication Parameter COUNT 60 3.3.11 Authentication Challenge Parameter(RAND) 60 3.3.12 Service Option 60 3.3.13 Voice Privacy Request 61 3.3.14 Radio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61 3.3.15 Called Party ASCII Number 61 3.3.16 Circui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fp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