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鉴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docVIP

实践是鉴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践是鉴别真理和谬误的根本标准.doc

实践论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实践的概念是古已有之,历代哲学家对它曾有不同的解释,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赋予了它以科学的内涵,产生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 历史上的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往往夸大事实活动中精神方面,把实践归结为纯粹精神活动。中国古代唯心主义者所讲的“行”或“实践”,就主要是观念的活动如正心,诚意,修身等等,或是为了实现某种先验道德原则的活动。中国明代的王明阳主张“行知合一”,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欧洲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也都未能超出抽象的精神活动的范围。近代德国哲学家费西特把实践看作是精神性的“自我”产生“非我”即客观世界的行动,这就把实践等同于人的主观任意的冲动。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虽然对劳动实践及其意义作过深刻分析,包括很多合理的因素,但实践在他那里,仍只不过是“绝对理念”这种客观精神自我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仍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对实践的理解也是片面的。例如费尔巴哈所说的实践往往是个人的生活实践,是饮食之类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有时甚至专指犹太人的卑污的功利主义行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批判了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某种精神性活动的错误,也不同意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同动物活动没有区别的物质性活动,认为必须从主体和可观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实践。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 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 人的实践力量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实践又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事件活动的对,内容,规模,深度和广度都不同。因此,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着的时代延续的历史性活动。 具有多方面特征的社会实践,其形式也是多样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活动,这种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试验活动,其中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其他一切事件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实践的观点之所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就在于实践是整个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实践是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与实践的需要,人类在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始终是人士和科学的首要课题。在历史上,天文学最初产生于航还的需要;几何学产生于丈量土地的需要;力学产生于建筑工程,手工业以及战争的需要。社会实践及其需要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人事发展的无止境性。 时间为认识提供物质条件。人类实践活动不仅提出问题,而且又给解决问题提供物质条件。包括经验资料,试验仪器和工具等。正是社会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物质条件,才使得认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电子显微镜能够拍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把人们的视野带到了原子尺度的微观世界;射电望远镜把人类的事业扩展到远达一百亿光年的宇宙天区。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人们对客观事务的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一个闭目塞听与外界隔绝的人,不可能对客观事物形成认识。因此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