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道路勘察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一、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 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 影响因素: 汽车的动力特性 道路等级 自然条件 纵坡度较大时的优劣: 缺点: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优点: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1. 设计速度为120km/h、l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2.改建公路,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高原为什么纵坡要折减? 在高海拔地区,困空气密度下降,而使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汽车的驱动力以及空气阻力降低,导致汽车的爬坡能力下降。 《规范》规定: 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表的规定予以折减。 四、坡长限制 1.最短坡长限制 四、坡长限制 1.最短坡长限制 五、缓和坡段 六、平均纵坡 1.定义: 是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 合成坡度的计算公式为: 七、合成坡度 1. 定义 七、合成坡度 1. 定义 2.合成坡度指标 当陡坡与小半径平曲线重合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采用较小的合成坡度为宜。 特别是下述情况,其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 在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的地区; 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非汽车交通比例高的路段。 例如:某二级公路,有一平曲线半径为250m,超高横坡为8%,该路段纵坡度为4.8%,则合成坡度为 4.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即纵向填挖平衡设计。 第三节 竖曲线 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 二、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三、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第三节 竖曲线 1.定义 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1.定义 2.竖曲线的作用 4.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 为了具体敷设竖曲线坐标,竖曲线中间各点纵横坐标x,y值按下式计算: (3)竖曲线外距 E 3.满足视距的要求 (一)竖曲线设计要求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1、以离心加速度为控制指标 设置凹形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缓和行车时的离心力。 三、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变坡点桩号BPD 变坡点设计高程H 竖曲线半径R 竖曲线起点、终点桩号,设计高程 竖曲线任意点设计高程 1.纵断面设计成果 2.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变坡角:ω= i2- i1 曲线长:L=Rω 切线长:T=L/2= Rω/2 外 距: 三、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1.纵断面设计成果 2.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切线高程: 2.计算设计高程 K5+000.00:位于上半支 横距x1= Lcz – QD = 5000.00 – 4940.00=60m 竖距 K5+100.00:位于下半支 横距x2= ZD – Lcz = 5120.00 – 5100.00 =20m 竖距 作业: 某二级公路一路段有三个变坡点,详细资料如下: 变坡点桩号 设计高程 竖曲线半径 K12+450 172.513 5000 K12 +950 190.013 4000 K13+550 173.513 3000 试计算K12+700~K13+300段50m间隔的整桩号的设计高程值。 第四节 视觉分析及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一、视觉分析 一、视觉分析 (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1、各种直线和曲线组合的立体线形要素 (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1、各种直线和曲线组合的立体线形要素 (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 (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 (2)平面直线与纵面竖曲线组合 3. 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 (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①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 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 (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3. 平曲线与纵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