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的古今临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茵陈的古今临床应用 姜波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地,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而成。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习称“茵陈蒿”,历来以“清湿热,退黄疸”为主要功效,故为治黄疸之要药。随着对茵陈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不仅用于黄疸,还用于湿疮瘙痒、中毒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小便不利、高血压、高血脂症、原性真菌皮肤病等疾病的治疗,兹概述如下: 1利湿退黄 茵陈苦泄下降,性寒清热,擅长清肝胆胃肠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为治疗黄疸之要药。《神农本草经》曰:“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名医别录》:“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痛,去伏瘕。” 《本草经疏》:茵陈,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证自退矣。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 2解毒疗疮 茵陈具有解毒疗疮之功。《本经逢原》茵陈一种生子如铃者,名山茵陈,又名角蒿,其味苦辛小毒,专于杀虫,治口齿疮绝胜《植物名实图考》:治饱胀,顺气化痰,发诸毒。《本草再新》:……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足胫跗肿湿疮流水曹中药内外合用治疗湿热血瘀型湿疹30例:茵陈15g,丹参25g,生地、黄精各10g,苦参5g,疗程;外用湿疹膏:苦参、黄柏、艾叶各50g,将其水煎浓浸膏兑入乳膏1号基质中,装盒备用,涂结果: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3利胆排石 茵陈具有清热利胆、利尿排石之功效。刘强以自拟金钱茵陈汤治疗急慢性胆囊炎40例,效果显著。处方:绵茵陈30g,金钱草30g,槟榔15g,栀子10g,厚朴12g,炒扁豆15g,枳壳10g,柴胡10g,白芍10g,郁金10g,甘草6g。结果治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4]。许靖以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胆石症42例,基本方:茵陈20,栀子15,金钱草30,海金沙15,川楝子10,白芍15,枳壳10,甘草6,随证加减运用,加入猪胆汁5ml混合均匀,每天1剂,疗程1个月,结果显示:42例患者治愈26例(61.90%),好转13例(30.95%),无效3例(7.14%),总有效率为92.86%[5]。现代研究表明,茵陈确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 4清热利尿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通利小便的功效。《本草述钩元》小便不利及赤涩者,乃湿兼热甚,大都始于胃,次及脾,更次及肾,自微而甚,皆茵陈之对治。《滇南本草》利小便消水肿。《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利尿。治小便短赤,黄疸,肝炎。 5解表散寒 茵陈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贵州草药》解表,散寒热,利湿祛风。 6化瘀、止血、止痛 茵陈具有明显的化瘀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东北药植志》破血下胀,下血止痛,产后余疾,止金疮血,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癥结,止霍乱下泻,小儿尿血。 参考文献: [1]周现武,崔德广,李继红,等. 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32例[J].陕西中医,2008,29(1):78~79 [2] 曹永之中药内外合用治疗湿热血瘀型湿疹30例中医药学报,1998,26(1):28 [4] 刘强.40例自拟金钱茵陈汤治疗胆囊炎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2):66~67 [5] 许靖.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胆结石42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4):575~576

文档评论(0)

hs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