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课程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基本资料 一.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渡槽(设计图见尾页) xx灌区干渠上钢筋混凝土渡槽,矩形槽身设计,支撑排架和基础结构布置 二.基本资料 1.地形:干渠跨越xx沟位于干渠桩号6+000处,沟宽约75m,深15m左右。根据地形图和实测渡槽处xx沟横断面如下表; 桩号 6+000 6+015 6+025 6+035 6+045 6+055 6+065 6+090 6+100 地面高程(m) 97.80 92.70 87.66 83.85 83.80 87.60 89.90 97.68 97.70 2.干渠水利要素:设计流量Q设 =10 m3/s、加大流量Q加=11.5 m3/s,纵坡i=1/5000,糙率n=0.025.渠底宽B=2m,内坡1:1,填方处堤顶宽2.5m,外坡1:1.干渠桩号6+000处渠底高程为95.00m。 3.地质:该处为第四纪沉积层,表面为壤土深2米,下层为细砂砾石深度为10米,再下层为砂壤土。 经试验测定,地基允许承载能力(P)Υ=25 KN/ m3 水 Υ=10 KN/ m3 2)人群荷载: 3 KN/ m3 3)施工荷载: 4 KN/ m3 4)基础及其上部填土的平均容重为20 KN/ m3 三.设计原则与要求 1.构件强度及裂缝计算应遵守“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 2.为了减少应力集中,构件内角处应加补角,但计算可以忽略不计。 3.计算说明书要求内容完全、书写工整。 4.图纸要求布局适当、图面清洁、字体工整。 四.设计内容 1.水力计算:确定渡槽纵坡、过水断面尺寸、水面衔接、水头损失和上下游链接。 2.对槽身进行纵向、横向结构计算,按照强度、刚度和构件要求配置钢筋。 3.拟定排架及基础尺寸。 4.两岸链接和布置。 五.设计成果 1.计算说明书一份 2.设计图纸一张(A1) 总体布置图:纵剖面及平面图 一节槽身钢筋布置图:槽身中部、端部剖面,侧墙钢筋布置及底板上、下层钢筋布置图,并列处钢筋用量明细表。排架和基础尺寸,钢筋布置等。 六.参考书 1.《水工建筑物》 2.《工程力学》 3.《建筑结构》 4.《水工钢筋混凝土》 5. 《工程力学与工程结构》 设计说明书 一.渡槽总体布置 1,槽身长度的确定 干渠跨越xx沟,位于干渠桩号6+000处。 由此表可画出此沟的横剖面图: 桩号 6+000 6+015 6+025 6+035 6+045 6+055 6+065 6+090 6+100 地面高程(m) 97.80 92.70 87.66 83.85 83.80 87.60 89.90 97.68 97.70 xx渡槽横断面图 由图可知在高程为95m处沟长为70.25m。而对于矩形槽,跨度一般取8~15m,所以此槽身去跨度为9m,共8跨,则槽身长L=72m。 2.上下游连接形式及其长度 由于扭面的过流能力较好,所以,上下游连接段均采用扭面进行过渡连接; 在渠道中:水深h1 由已知条件,带入数据知 进行迭代得h1=2.89m 校核设计流量:A=(b+mh) 故,不符合设计流量的要求, 当h1=2.9m时 故,符合设计流量的要求 当Q=10 m3/s,堤顶宽度为2.5m时,查书中表8-5得 则 校核加大流量: 故,符合加大流量的要求 则,渠道的深度H=3.4m,水深h1=2.9m 。 对于中小型渡槽,进口渐变段长度可取L1大于等于4 h1(h1为上游渠道水深); 出口渐变段长度可取L2大于等于6 h3(h3为下游渠道水深)。 则, 取 L1=12m 取L2=18m 综上所述:L1=12m,L2=18m,均采用扭面过渡。 3.渡槽支撑形式 考虑到该渡槽的荷载较小,其支撑形式采用单排架。 4.渡槽基础的形式 采用板梁式条形基础 二.渡槽水力计算 1.尺寸拟定 槽身的过水断面尺寸,一般按设计流量设计,按最大流量校核,通过水力学公式()进行计算。当槽身长度L大于等于(15~20)h2(h2为槽内水深)时,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矩形渡槽深宽比一般取0.6~0.8,超高一般取0.2~0.6m。初拟时,纵坡一般取1/500~1/1500。糙率取0.011. 拟定h/b=0.7,i=1/1000,得:b=2.6m,不符合实际要求: 拟定h/b=0.8,i=1/700.得:b=2.25m,也不符合实际要求; 拟定h/b=0.8,i=1/500,得;b=2.03m,也不符合要求, ………… 通过以上的计算得,无论怎么调整数值,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一般渡槽的净宽小于等于渠道底宽。 在以上经验数据下,设渡槽净宽b=2m,i=1/700,n=0.011带入计算水深h

文档评论(0)

3083275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