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岩应力.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岩应力.ppt

* * 矿山岩体的原岩应力及重新分布 第二章 矿山岩体内应力及其重新分布 本章介绍: (应力分布规律) 原岩应力 孔周围应力分布 围岩极限平衡 支承压力及其分布 第一节 岩体中的原岩应力 一、原岩应力概念: 1、原岩应力——未受开采影响的岩体内,由于岩体自重和构造运动等原 因引起的应力。(原始应力)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2、原岩应力组成 地温应力—— 膨胀(收缩)应力—— 流体压应力—— 未开采前,地下空间已形成原岩应力场; 在较大范围内,原岩应力场分布不均; 不均衡应力场随围岩变形及时间推移将趋于平衡 二、自重应力: 铅直应力: 水平应力: 其中: ——侧压系数 海 姆: (静水压力理论) 金尼克: ( 弹性侧压理论) 一般 则 举例:求采深为800 m处岩体原岩应力状态。 :静水压力状态 三、构造应力: 1、构造应力——由构造运动引起(板块、火山、升降) 现代构造应力 地质构造残余应力 构造应力 难以区分 构造应力场——构造运动形成: 板块挤压——板块移动,挤压边界引起(横向); 地幔热对流——地幔上下封闭对流形成; 岩浆侵入——岩浆侵入挤压、冷凝收缩(局部) 2、构造应力特点: 1)分布不均,在构造区域附近最大; 2)水平应力为主,浅部尤为明显; 3)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4)坚硬岩层中明显,软岩中不明显; 5) 构造应力目前尚难以计算,只能实测。 3、构造应力(最大主应力)的现场判断: 1)水平巷道,破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且两帮破坏程度较顶底破坏程度大时; 2)垂直巷道,巷帮发生对称性破坏时,沿破坏连线方向; 3)与褶皱脊线(褶曲轴)、逆断层走向垂直; 4)沿X形节理(断裂)锐角平分线方向; 5)与纵张节理走向一致。 四、原岩应力分布基本规律: 实测铅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重量; 水平应力普遍大于铅直应力; 平均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一般相差较大。 (考虑构造应力后,水平应力作用明显) 深度 RT 垂 直 应 力 与 深 度 成 正 比 深度 RT 平 垂 应 力 比 值 随 深 度 增 加 而 减 小 第二节 “孔”周围的应力分布 本节介绍:圆孔等压、圆孔不等压、椭圆、矩形等孔周围应力分布。 一、应力集中概念: 应力集中——受力体内,孔周围局部区域应力高于其 它区域应力的现象。 ? 应力集中特点: 集中应力大小与所受应力有关; 与孔的曲率有关,曲率大,集中程度大; 集中是局部的; 影响范围与孔径有关。 圆孔应力分布结论: 1)圆孔周围应力集中是局部的,应力集中程度随远离孔而减弱,并趋于原始应力; 2)圆孔周边应力集中系数随围压增大而有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