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鉴别及风险评估技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害鑑別及風險評估技術 前言 危害的鑑別、風險評估及風險控制之規劃(一般則統稱為風險評估)是OHSAS 18001系統驗證規範中最重要的工作,若未能適當的評估風險並加以控制,則安全衛生的推動將失去其根本之意義。 風險評估之範疇 安全衛生危害的鑑別 依據危害鑑別結果進行的風險評估 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實施必要控制方式的擬定 「危害」的定義 「危害」係指一個潛在傷害(包括人員受傷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場所環境損害、或上列各項之組合)的來源或狀況。 執行危害辨識的三個思考方向: 1.是否有引發傷害的因子?危害的根源是什麼? 2.危害是如何發生的?可能受到影響或傷害的是那些人員? 3.這些傷害後果會有多嚴重? 因此,在執行危害辨認時,必須明確地辦認出危害型態,可以損失的四個來源:人員、設備、物料與環境來加考量。 人員 會有什麼危害類型的接觸(Contact)引起人員受傷、職業病或工作壓力? 一般可將對人員的危害區分為下列十二類型: 被撞:正常移轉中物體、意外的起動與移動、移動中物體脫離正常軌跡、儲存/堆積/放置 撞及:突出的物體、擁塞地區的工作 被觸:有害的物質、壓力設備失效 觸及:電氣設備、灼熱物體 被夾:移動中之設備/物體 被抓:固定或移動設備之突出物體 陷入:地面或地板的開口 跌倒:地面濕滑、突出物 墜落:梯子、施工架、台階 用力過度:搬運沉重物料、鬆開咬死物件 暴露:釋放之粉塵與蒸氣、噪音的危害、過度的溫度 外物入眼:飄浮於空中的粒子、彈出物體 工作人員是否會有一些不合適的動作會危害到安全、品質或製程? 設備 工具、機器、搬運設備或其它相關設備可能會造成什麼危害? 什麼設備最易發生緊急意外狀況? 這些機器設備是如何造成危害的? 物質 ? 化學物質、原物料、產品會造成什麼危害暴露? 原物料、化學物質、產品裝卸、操作時會有什麼特別的問題? 原物料、化學物質、產品如何造成危害? 環境 在整理整頓之內務工作上是否有潛在危害? 噪音、照明、溫度、振動、輻射上有什麼潛在危害? 環境是如何造成產品、安全及品質的不良影響?   針對危害來源,對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人體工學性等四類型的危害進行評估 物理性危害 機械性傷害: 切、割、夾、捲傷、壓傷、撞傷 能量性傷害:墜落(位能)、跌傷(位能)、X-ray(游離能)、紅、紫外線(輻射能)、振動(機械能)、燙傷、凍傷(熱能)、壓力(壓力能)、電擊、感電(電能)? 生理性傷害:窒息(呼吸系統)、通風(呼吸系統)、照明(視機能)、噪音(聽力機能) 化學性危害 火災、爆炸、人員中毒、呼吸系統吸入、皮膚吸收、誤食、注射、慢性疾病、皮膚腐蝕、肺部灼傷 生物性危害 針頭感染、空氣感染、唾液感染、食物感染、皮膚感染 人體工學性危害 搬舉重物(肌肉拉傷) 下背部疼痛(姿勢不良) 過度的拉伸肢體 過度疲勞 整體安全衛生技術面措施 機械設備檢查合格,符合安全規定 高溫,噪音,輻射環境隔離 生物性危害防護,防護具確實使用 化學性物質標示,排氣設施,防護具,環境測定 實驗室消防設施 緊急應變計畫 作業場所一般安全通則 僅可能使用較安全作業方法 安全規定是諸多專家綜合數以萬計的災害所歸納得出之建議,不能僥倖 遵循安全規定及操作程序 禁止嬉戲 熟悉作業環境,緊急處理設備位置及操作方式 不當防護比無防護危險 實驗安全人人有責 「風險」的定義 「風險」係一個特定危害事件發生之可能性及後果的組合。可能性即指特定危害事件發生的機率,而後果則代表其影響的嚴重性。 風險評估的模式 製程特性-宜採工作場所導向式 連續製程 管線系統 自動控制系統 作業特性-宜採作業步驟導向式 批式製程 裝配作業 維修作業 風險評估的模式 工作場所導向評估模式 可分為四個階段評估(如右圖),以決定風險程度,判斷是否要進入後續階段的評估。 判斷是否為法定之危險性工作場所或高潛在危害場所? 初步危害分析,分析發掘重大潛在危害之區域或次系統。 針對重大危害區域或次系統,可進行下列任一方法之評估:檢核表(Checklist)分析、What-if腦力激盪法、失誤模式與影響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危害與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 HazOp) 針對關鍵性的事件或有特殊考慮需量化風險的事件,執行更專業性的失誤樹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作業步驟導向式評估模式 可分為四個階段評估(如右圖) 列出職務清冊,進行各職務的作業盤點。 進行作業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 JSA)。 進行風險排序,再依據事業單位的政策、目標

文档评论(0)

shenl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