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典藏著作权概论.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博物馆典藏著作权概论,博物馆学概论,格格府典藏博物馆,天津格格府典藏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学概论,陕西博龙典藏博物馆,著作权登记制度概论,辽宁省博物馆典藏绘画,数字博物馆概论,国家典藏博物馆

博物館典藏著作權概論 著作權法立法目的: 一、保障著作權人著作權益 二、.調和公共利益 三、促進國家文化發展 誰擁有著作權? 著作人及著作權: Q:公司與員工約定員工職務上著作之權利歸屬,效果有何不同.原則上,著作人在著作完成的時候,享有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但在雇用著作的特殊情形,著作人可能只有著作人格權,未必享有著作財產權。依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公司雇用的員工在職務上完成的著作,如果雙方約定以公司為著作人,著作權包括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都由公司享有。 .如果雙方並未約定以公司為著作人,則著作人是員工,享有著作人格權,公司則享有著作財產權,不過在這種未約定著作人情況下,如果公司和員工雙方特別約定著作財產權由員工享有的話,則依照雙方約定,著作人是員工,享有著作人格權,同時也享有著作財產權。 .因此,依著作權法第11條之規定,可得下列之結論:如公司與員工約定員工職務上著作「以公司為著作人」的話,公司享有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如果約定「以公司為著作財產權人」,則表示員工為著作人,只享有著作人格權,著作財產權則歸公司享有,二者法律效果顯然不同。如有一創作之著作由許多位創作者完成,則著作權如何判別分辨既是共同著作,當著作完成時所取得的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也只有一個而已,所以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呈現的法律關係是一種共有狀態,原則上必需由著作人全體同意才可以行使。 著作權:指因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 著作物:是指著作重製物,例如書籍就是語文著作的重製物。著作物與一般物品一樣,都是有所有權的,所以如果你買了一本書,這本書的所有權就歸你所有,但是並不代表取得了這本書的著作權而可以任意加以影印複製。著作權中包含了著作人所享有的「重製」、「公開播送」、「改作」等專有權利,與著作物所有權是有區別的。 (二)著作人及其權利之歸屬  著作人指創作著作之人。著作人於著作完成時享有著作權。但著作權法另有規定者,則依照該規定。換言之,原則上著作人享有著作權,但在雇用著作或出資聘人著作的特殊情況,著作權法特別規定。   著作人:受雇人(包括公務員),但可約定以雇用人為著作人。   著作財產權歸屬:雇用人,但可約定歸屬於受雇人。 著作權法第11條: 受雇人於職務上完成之著作,以該受雇人為著作人。但契約約定以雇用人 為著作人者,從其約定。 依前項規定,以受雇人為著作人者,其著作財產權歸雇用人享有。但契約 約定其著作財產權歸受雇人享有者,從其約定。 前二項所稱受雇人,包括公務員。 出資聘請他人完成之著作,除前條情形外,以該受聘人為著作人。但契約 約定以出資人為著作人者,從其約定。 依前項規定,以受聘人為著作人者,其著作財產權依契約約定歸受聘人或 出資人享有。未約定著作財產權之歸屬者,其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享有。 依前項規定著作財產權歸受聘人享有者,出資人得利用該著作。 在創作行為中,大部分的著作都是由一人獨力完成,有時則必須集合多人之力始能完成。著作權法第八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完成之著作,其各人之創作,不能分離利用者,為共同著作。」公務員所做之國家檔案,不受著作權法保護,數位化後,誰可主張權利 A: 並非公務員所做之文書,皆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將原本不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物件掃瞄或攝影,仍會因圖檔、照片製作過程中,有創作人的創作性、原創性等元素加入,而使該圖檔、照片受到著作權保護。 Q:日據時期的公文書是否為著作權法所定義的不受保護的公文書? A: 1. 日據時代的公文書,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但可能屬於文化資產保存法第6條所稱「各時代、各族群經人為加工具有文化意義之藝術作品、生活及儀禮器物及圖書文獻等」,而屬於「古物」之範圍。2. 所有的公文書根據著作權法第8條第1項,皆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不受著作權法之保護。 二、著作: (一)著作權的保護要件 1.原創性:獨立創作性 2.人類精神上之創作 3.一定之表現形式:須將其創作內容以客觀化的表達方式使外部得感知。 4.足以表現作者之個性或獨特性 5.不屬於著作權法第九條排除之範圍 著作權法第九條,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者:  a.憲法、法律、命令或公文  b.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前款著作做成之翻譯物或編輯物  c.標語及通用之符號、名詞、公式、數表、表格、簿冊或時曆  d.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  e.依法令舉行之各類考試試題及備用試題 (二)著作人格權之權利內容 1.公開發表權(第15條)  係指權利人以發行、播送、上映、口述、演出、展示或其他方法向公眾公開提示著作內容。 2.姓名表示權(第16條)  係指著作人於著作之原件或其重製物上或於著作公開發表時,有表示其本名、別名或不具名之權利。著作人就其著作所生之衍生著作,亦有相同之權利。但公務員之姓名表示權被排除在外。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