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隔代抚现象及其对留守儿童性格和学业的影响——借鉴北美人类学思维对山东省莒县Y村的个案分析.pdf

农村隔代抚现象及其对留守儿童性格和学业的影响——借鉴北美人类学思维对山东省莒县Y村的个案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隔代抚现象及其对留守儿童性格和学业的影响——借鉴北美人类学思维对山东省莒县Y村的个案分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中国特色”问题,已引起 很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但大多数现有研究是把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群体来进行, 没有对不同抚养方式下留守儿童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且多数研究较多关注其性 格,而对其学业问题重视不够,对北方农村场景研究也不多。 本文借鉴北美文化与人格研究模式,尤其是其中育儿方式的概念和研究方 法,以山东Y村为个案,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访谈及比较法,对隔代抚养方式 下的留守儿童作个案分析,总结农村隔代抚养方式特点及其对留守儿童学业的影 响。 正文部分首先借鉴北美人类学育儿方式研究的概念和方法,对隔代抚养方式 下的留守儿童个案分析,从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经济支持方面、 教育期望方面、情感交流方面、独立自主方面和惩罚八方面总结了隔代抚养的特 点,分析了隔代抚养方式下留守儿童的“共同人格,然后又分别从儿童的视角 和教师的视角入手,通过调查问卷,从学习动机与理想、学习习惯与行为、学习 兴趣与态度、学习时间与效率、学习辅导与监督、学业成绩与鼓励等六方面分析 了隔代抚养方式下的留守儿童学业特点。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的最后提出,处于关键期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其身心发展与教师、监护人、社会所共同营造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 本文研究认为,农村隔代抚养现象并不会必然导致孩子学好或者变坏,儿童 的人格与学业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对其学业成绩还有较多 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方式却与现有研究相比,这是本文较有新意之处。 关键词:隔代抚养;留守儿童;学业;性格;北美人类学方法 2 Abstract The ofLeft—behind in problem Childrenruralareasasa”Chinese inthe ofurbanization,has characteristics”problemarising process attractedmuch attentionandresearchof studies theLeft—behind regard Childrenasa ismore group.There attentiontotheir leaststudiesontheir personality,but academic problems Thisthesistakes theNorthAmericanculture and personalitytheory asatheoretical the andresearch basis,especiallyconcepts methods relatedto themodelof Y child—rearingmethods.Using Shandong village asan thesis the

文档评论(0)

qiaochen1711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