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平民化路线.docVIP

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平民化路线.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平民化路线.doc

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平民化路线 摘要:一个多世纪的国产电影发展历史,是一部与平民化亦分亦合的历史。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电影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助推电影的平民化发展,使平民化渐成电影主流文化。电影在平民化过程中如何保持平民化的先进性,避免电影庸俗化发展,是新媒体环境下电影人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新媒体;国产电影;平民化 电影作为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大众视听媒介,从卢米埃尔的地下小酒馆诞生之日起,就与现代传播技术紧密相连。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方式,提高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规模,让观众能更便捷地观影。在此媒介环境下,电影平民化渐成主流。平民百姓的琐碎生活得以展现,审美情趣得以满足,普通人接替英雄人物成为主人公,这是电影文化和审美的新角度。 一 国产电影的平民化历程 电影是艺术家表现生活和情感的重要工具,同所有艺术一样,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与平民化亦分亦合的历史。 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相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开拍,这部中国电影史上的开山之作是用戏剧观念拍摄的。1913年,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难夫难妻》问世,作为中国第一部故事片,影片题材是反封建的,其主题符合了观众的审美心理。这一时期的电影题材大多来源于戏剧、民间故事,反映了生活,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但一些伦理影片日趋浅薄、虚假,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1932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夏衍、蔡楚生、袁牧之等一大批艺术家投身电影事业,他们把中国电影从生活琐事和单纯娱乐中解放出来,开始深入关注中国社会,注重发挥影片的社会教化功能。50年代的第三代导演的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和经济建设,他们在艺术上追求文学内容与戏剧结构的结合,注重蒙太奇的广泛使用,强烈灌输思想意识。他们将艺术和政治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十年动乱结束的最初几年,国产影片严重脱离生活。1979年后,丁荫楠、滕文骥、吴贻弓、黄建中等艺术家开始独立执导影片,他们改变了电影的政治教化工具地位,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这一时期的大部分电影作品都提供了一种平民化的视角,如《邻居》(郑洞天、徐谷明导演),关注老百姓的住房这一民生问题。同时,他们还将个人的命运和遭遇置于社会现实的大背景下,表现出较强的人道主义情怀。80年代后期,第五代导演刷新了中国的电影观念,他们是无语的历史潜意识的负荷者。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一方面反思文化,一方面认同文化,作品中表现出探索与失落的交织。 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从一种文化视野逐渐转化为文化企业,传统中国电影体制的解体和改革带来了中国电影文化的转型。市场大潮的嘈杂喧闹,使电影创作面临进退维谷的境地。在电影被推向市场的环境下,电影更为自觉地向大众文化靠拢,“主旋律”作品与文艺片共繁荣,《最后的疯狂》(周晓文)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第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开始注重对大众性与娱乐性的探索。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艺术性、商业性、娱乐性融合失衡,在商业化大潮的猛烈冲击下,第五代导演因其沉重的文化负荷及其对艺术的高度追求而失去了现实土壤。面对观众的流失,90年代,第六代导演在中国电影精英与大众、东方与西方的全方位反思中诞生,他们关注人的生存和心灵发展,他们的电影多数是原创的,视野独特。影片和片中的人物多少带有某种反文化特征,在拒绝与茫然、寻找与创痛中,摇滚与摇滚演出所创造的辉煌时刻,成就了瞬间的辉煌。贾璋柯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风格主要是平民化。他的作品大多关注小人物的命运,如影片《站台》和《小武》等,展现生活原生态,具有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贾璋柯曾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每个平淡的生命的喜悦或沉重。我希望尽量客观地呈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慌乱,他们的镇定和自尊。”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在市场与艺术之间游走。频频推出商业大片在取得票房好成绩的同时,质疑声也不断,大制作与作品的内涵价值、大宣传与口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电影经历着痛苦的煎熬。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中国电影从低谷快速爬升,风格多样,票房攀新高,掀起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新高潮。把中国电影平民化发展推向顶峰的是冯小刚及其贺岁片,他是典型的平民导演,他了解中国市民心态,也了解中国电影市场。他的作品善于抓住老百姓的心理,以轻松幽默的形态,滑稽的语言将当下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梦想和尴尬都做了喜剧化的改造,将他们在现实境遇中感受到的种种无奈、困惑、期盼和愤怒都化做轻松的一笑,从而真正地实现了商业电影所具有的那种在观影过程中完成的个体宣泄,使得在现实生活中难于解决的问题或难以调和的矛盾在电影的娱乐功能中得以想象性的解决与调和。2005年,中博传媒率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