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专业化目标导向下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ocVIP

职业化、专业化目标导向下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化、专业化目标导向下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oc

职业化、专业化目标导向下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职业化、专业化是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趋势。文章剖析了现有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以职业化、专业化为导向来构建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营造绩效评价氛围、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纳入科学研究指标调动辅导员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 专业化 绩效评价   [作者简介]李品玉(1979- ),女,四川泸州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88-02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是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内容,是评估辅导员工作成效、促进其不断自我完善和进步、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现存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并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的科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一、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的概念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由特定的评价主体(学生、院系领导、学生工作处等)对辅导员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德、能、勤、绩等进行全面得评价,并把评价信息及时向辅导员进行反馈,以达到辅导员个人素质、工作能力方面的提升,向职业化、专业化这一目标迈进。   二、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评价对促进对辅导员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起重要保证作用,是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重要手段。但从目前的调查分析来看, 一些高校目前建立的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完备,在对辅导员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仅仅把绩效评价当成一项具体考核的工作,而忽视绩效评价对于帮助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这一重要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忽视辅导员发展,缺乏人文关怀。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个循环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过程,绩效评价结果应作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学校可以根据考评结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辅导员本身情况制定适合辅导员发展的计划,这将提高辅导员素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最终惠及大学生成长。但目前大多高校只重视绩效评价的结果,认为评价得分高的就是好辅导员、工作能力强的辅导员。而对于评分较低者,则认为其工作能力欠缺,甚至被认为是不称职的,评分低的成因却很少被关注和追问。换言之,就是较少从促进辅导员更好地发展成长,更好地提高辅导员岗位胜任能力去审视考评目的,这就使考评不能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斗志。   实际上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评价过程应该是计算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合力的过程,通过绩效评价衡量出辅导员哪些方面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哪些方面制约学生管理工作,从而找到平衡点,以达到学校与辅导员自身和谐发展的目的。绩效评价之后,高校应该结合评价结果给辅导员以人文关怀,要关心辅导员、爱护辅导员、尊重辅导员,最终促进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2.忽视辅导员的个性专长,缺乏科学性。高校在辅导员绩效评价工作中,首先为了全方位、准确地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业绩,通过不同的评价主体(学生工作处、学院主管领导、同事、学生、任课教师等)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情况。这种考评方法当然可以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得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但也导致一些辅导员在工作中为了能兼顾所有评价主体对其工作的满意程度,可能会对一些全面的、量化工作更加重视,比如,基本事务性工作完成情况、每星期去宿舍的次数、进课堂听课的次数以及与任课老师联系的次数等,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指导等这些难以量化但更加重要的工作。所以如果高校对辅导员绩效评价过于全面、指标过多,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为了顾及全面,则降低了对一些关键性工作重视程度及完成情况,对于一些本来很擅长或者很重要的工作也抱消极态度,认为工作只要完成就可以了,不再追求完成的“质”,更不用谈工作创新了,这样绩效评价缺乏科学性。其次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往往都不相同,各种学科出身的人才大有人在,他们的思维、能力、特长都不相同,若在绩效评价体中一味要求趋同,而不重视个人特性,将让辅导员失去对绩效评价的认同感,这也将使辅导员在绩效评价的影响下失去个性特征。   3.忽视激励机制,缺乏有效动力。辅导员的年终绩效评价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多高校都将评价结果与职务聘任、职称评聘、辅导员专项津贴等挂钩,也对辅导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却没有进一步向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