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区域特征分析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不同区域同一地理要素特征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到它们的差异之处、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加深认识某地区的区域特征,一般多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如我国珠江三角洲与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 9.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2013·大纲全国卷,3~4)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9~10题。 10.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解析 第9题,两水库上游流域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温带季风气候,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林,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处半湿润区。第10题,两水库上游同时进入雨季,大量补给河流水,植被截留降水和下渗相对有限,人工拦截量大时对入库水量影响较大。 答案 9.C 10.D 一是不能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运用区域特征分析方法进行描述,导致分析不全面;二是不能根据题目要求定向分析,导致描述区域特征时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不清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一般步骤 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 1.(2012·福建卷,37)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3)据表归纳的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获取信息,并进行正确的解读从而转化为答案。(1)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一般把握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和海岸线三个方面。地形类型及分布和地势特征根据图中的等高线特殊可以直接读出,而对海岸线特征的描述属于本题的特殊之处,从图中看出,南北海岸线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沙洲是泥沙沉积的结果,泥沙的沉积与河流含沙量的高低、河口处的地形坡度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有关,在此解题思路的引导下,结合长江的水文特征作出具体分析和回答。(3)从图表中的数据比较中可以得出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针对这种变化具体分析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注意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利”。 答案 (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一是不能结合试题要求作定向比较,导致描述区域差异时长篇大论,泛泛而谈;二是遗漏某些比较要素,导致失分。 区域地理差异分析不清 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下图所示: 2.(2013·浙江文综,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C) 9.3 4.7 7月气温(°C) 17.1 25.7 (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解析 (1)中国新疆棉花产区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凰传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