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文化科技发展大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文化科技发展大厦设计 (建筑设计八设计任务书) 某事业单位拟在图示红线范围内建设科技城,首先在一期红线范围内建设科技开发大厦,性质为以科技活动和办公为主的高层建筑。具体要求如下: 规划条件 范围:详见地形图。 退红线要求:按照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执行。 开口: 建筑主入口面向遵义路。 容积率:不大于7.0 绿地率:不小于25%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 性质:建筑性质为科研、办公、科技与商业活动。 规定距离内无社会停车场。 功能要求: 该事业单位所在地用地紧张,渴望充分利用该临街地块,建设成为面向社会、转化成果、服务社会、吸引企业、一展宏图的产科研基地和以科技服务社会的桥头堡,其中,拟建设科技展厅、科技服务中心、会议中心、研究所室及写字楼,并附设餐厅、会所、停车场等。 建设方给出一期主要功能初步方案如下: 科技展厅:1000㎡ 科技服务中心(含交易大厅):1500㎡ 会议中心:2000㎡ 研究所、室:30单位,每单位平均300㎡ 对外出租办公空间若干。 附设餐厅、会所、科技商店、科技书店适量。 作业要求: 基地分析(徒手彩图) 项目计划框图与说明(徒手绘制)。 科技大厦总平面方案 科技大厦总平面分析图: 交通、空间、功能、景观等自选(徒手绘制)。 科技发展大厦方案 总平面1/500 各层平面(裙房1/150,高层1/100) 立面2 个 1/150 剖面1-2个 1/150 标准层平面室内布置1/100 详图(楼梯间、卫生间) 1/50 节点大样选二 表现图X2(表达整体效果的外观表现图,重点部位效果图或局部室内表现图) 方案设计说明 分析图(自选) 图纸要求: 1号图,白纸墨、可渲染。 课程完成时间: 9周 四、作业成果具体要求与评分标准: (一)、总体设计图: 1、基地分析图 (20分) A:基本要求 (1)区位关系 (3分) (2)简单的空间或景观分析,如轴线、节点、区域交通等。(3分) (3)徒手构思过程。(3分) B、扩展要求 (1)深入的空间与景观分析,如城市景观,结合实景图片分析、三维分析、系统分析等,能在方案中体现分析结果。(3分) C、更高要求 (2分) 参照授课内容,作多向度分析,并能在方案中较充分体现分析结果。 2、项目计划框图与说明 A、扩展要求 (3分) 能采用拓朴变换方法,以简单形式画出方案中功能与空间关系并加以文字说明。 B、更高要求 (3分) 能用恰当、鲜明的形式表达出自己对空间和项目的策划组织构思,并能以简洁扼要的文字加以表达。 3、总平面图(10分) A、基本要求 (6分) (1)场地区域位置 (2)场地范围(用地红线、道路红线) (3)场地内部及四邻环境表达(四邻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现有地形与标高、场地内需保留部分如树木等)。 (4)场地内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5)拟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称,出入口位置、层数与设计标高,地形复杂时主要道路,广场控制标高。 (6)指北针或风玫瑰,比例 (7)一定的版式设计和与方案风格格为统一的图面表达。 (8)注意点: 1)地下车库出入车道的开口,坡度与宽度 2)过街楼或建筑开洞口的表示 3)消防车道与登高面 4)与绿地率指标一致的绿地表达 5)与室内疏散口一致的建筑疏散位置。 6)公交站点的布置 B、扩展要求 (2分) (1)合理的总图设计,风格一致的版式设计和图面渲染 (2)基本的分析图: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泊位数量等),地形分析、日照分析,分期建设等(选择其中部分) C、更高要求(2分) (1)优秀的总图设计,较为完美的版式设计和图面渲染 (2)较深入的分析图与明晰不俗的表达效果。 (二)科技发展大厦方案设计图 1、各层平面图 (15分) A、基本要求 (9分) (1)平面的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或柱网尺寸(除主要柱网尺寸外,也可通过比例尺表示)。 (2)各主要使用房间的名称 (3)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承重墙位置 (4)各楼层地面标高、屋面标高 (5)核心筒的布置及垂直疏散布置 (6)室内停车库的停车位和行车线路 (7)图名、比例或比例尺 (8)重点布置高层标准层和地面入口层,其余各层能作大致的合理的空间划分。 (9)地面层平面的外环境与配景 (10)注意点 1)底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及编号,并画指北针 2)普通办公室间单面采光进深不宜大于8.0m,双面采光进深不宜大于15.0m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