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高中生厌学行为.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面高中生厌学行为.ppt

案例 案例一:小A,女,高二学生。小A是一个从小就爱读书、好学上进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重点学校就读,父母对其学习的管教属于粗放式的,并没有过多加压。可是有一天她突然郑重其事地对父母说,她想休学。父母以为孩子只是学习压力大随口说的,没想到孩子真的从第二天开始就不去上学了,无论家长怎么说,老师怎么劝就是不肯去学校。休学的第二天清晨,父亲又催促小A去上学,从没打过孩子的父亲忍不住打了她,小A仍然无动于衷。后来在与小A交流时,她说当时只想睡觉,父亲顿时觉得孩子真得很苦! 案例二:小B,男,初二学生。小B在班里成绩一直保持在前几名,忽然有一天就借着小感冒不去上学了,这场“感冒”一拖就是两个月,家长怎么动员就是不去了。小B跟妈妈说,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自己所在的班级。 案例三:小C,女,初二学生。小C上初中后,开始完不成家庭作业,后来连课堂作业也做不完,小C说自己老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堂课能走神四五次。但是,她能意识到自己走神,也能及时调整过来。自从上了初二后,她越来越觉得学习没有用,对学习失去兴趣。 案例四:小D,男,高一学生。小D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有一次上课说话,被数学老师扔了粉笔头,据其父母讲,后来还挨了推搡。此后,孩子就再也不想上学了,虽然数学老师来登门道歉,此后,孩子也不肯原谅他。 直面高中生 厌学行为 陈白洁 目录 厌学现状调查 厌学行为含义 厌学行为表现 厌学行为危害 厌学原因的共性分析及其治疗 厌学原因的特殊性分析及其治疗 具体厌学案例分析 现状调查 蔡桂芬2007年在硕士论文《初中生厌学原因的分析及矫治对策研究》中指出: 有关调查显示:当代中小学生有52%的人不同程度存在厌学情绪,有近12%的人厌学情绪较严重,已经使学业成绩受到影响。 1998年,“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发现,因为“喜欢上学”而上学的学生中,小学生占6.1%,初中生占8.9%。 吉林省东辽县安石中学从741份调查问卷中得到的结果表明:辍学学生中70%是出于厌学,学习有压力,无兴趣,但家长支持上学且有经济条件;9%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体罚行为,导致学生厌学、辍学。 中学生厌学比例分布(%) 注:(引自程华山《上海市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现状调查报告》, 《心理辅导》,1998年第一期) 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厌学比例 12.56 15.16 18.39 10.18 4.77 41.11 现状调查 2011年第3期《考试周刊》王亚娟在《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与调整策略》一文指出: 多项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初一学生厌学比率为41.0%,初二厌学比率为56.5%,初三厌学比率高达66.6%。 民进中央关于农村初中辍学状况一份调查显示,平均辍学率接近40%,辍学的学生中厌学占3%。 另有问卷调查表明现在的初中生厌学倾向非常严重,明确表示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占总人数的19.20%。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占人数的26.09%, 认为现在的学习是为了父母而学的占总人数的57%。 厌学缺课量1 到3 科的占75.24%,厌学4科以上的占11.43%。51.3%学生有比较明显的厌学情绪,表现为对所学课程中的大部分或全部不感兴趣,仅有5.2%的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有兴趣, 有67.4%的学生表现出了比较典型的厌学行为,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不完成作业、经常违反课堂纪律、迟到、早退甚至逃课、逃学与教师发生冲突等。 厌学行为------是指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失去兴趣, 产生厌倦、懈怠的情绪和冷淡、漠视的态度等精神障碍,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一个从轻到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厌学心理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学 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含义 问卷调查常用操作定义: 以学生自选学习的情感状况为依据,分4个厌学等级: 选“来到学校就感到身体不舒服”为3级厌学; 选“谈到学习就烦”为2级; 选“想到学习就紧张”为1级; 选“觉得学习很快乐”为零级(不厌学)。 行为表现 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厌书、厌老师、厌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 学生的厌学心理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 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危害 厌学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缺乏温暖、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的环境中, 易对人对事进行消极认知, 过于敏感而反应强烈, 不信任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