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安全技术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2 电动汽车的结构 电动汽车是指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总称。 5.1.2 电动汽车的结构 纯电动汽车: 电动机驱动。 电能来源: 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易于携带能源蓄存的装置。 5.1.2 电动汽车的结构 电动汽车的特点: a.能量通过柔性电线传递; b.驱动系统布置不同(独立的四轮驱动系统和轮毂电机驱动系统),使得系统结构区别很大; c.电动机和蓄电装置的选择会影响电动汽车的质量、尺寸和形状。。 5.1.2 电动汽车的结构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以燃料电池为电源的电动汽车。 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电动汽车系统可分为三个系统: 电力驱动子系统 主能源子系统 辅助控制子系统。 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电动机:三相感应电动机 机械变速传动系统:固定速比的减速器与差速器 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a)电动机前置前驱 (b)无离合器、变速器 M:电动机 ,C:离合器,GB:变速器,FG:固定速比减速器,D:差速器 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c)电动机前置前驱 (d)无离合器、变速器 M:电动机 ,C:离合器,GB:变速器,FG:固定速比减速器,D:差速器 电驱动的结构形式 (e)轮毂电动机1 (f)轮毂电动机2 M:电动机 ,C:离合器,GB:变速器,FG:固定速比减速器,D:差速器 轮毂驱动电动机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串联式 并联式 混连式 复合式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串联式 最简单; 发动机辅助型电动汽车; 发动机机械能 ?电动机电能 ?充电电动机和传动 装置驱动车轮。 体积大。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并联式 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独立的驱动系统驱动车轮。不同的离合器--发动机单独驱动、电动机单独驱动、混合驱动。 电力辅助型燃油车 降低排放和油耗 体积较小。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混联式 具有前两者的“机械动力传递路线”+“电能传递路线”。 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电机只允许 功率流单向流动。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复合式 与混联式相似 电动机允许功率流双向流动。 5.2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GB18384-2001从车载储能装置、功能安全和故障保护以及人员触电保护三方面提出了对电动汽车的安全要求。 标准适用:低于660V(AC)或1000V(DC)的电动乘用车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电动商用车。 5.2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车载储能装置安全要求 动力蓄电池组的安全:防止爆炸、起火或有毒物质危害——通风、碰撞! 动力蓄电池气体:氢气—防止聚集、降低浓度。 动力蓄电池碰撞安全要求:成员保护、第三方保护和防止短路。 5.2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功能安全 包含:驱动系统电源接通程序安全操作、行驶状态安全操作、倒车和停车安全操作 5.2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人员触电安全——按工作电压分为两级 A级:不要求提供任何触电保护 B级:为人员提供危险接触防护。 触电防护——绝缘防护和遮挡/外壳防护 5.2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人员触电安全——按工作电压分为两级 绝缘防护 基本绝缘:带电部件上对防触电起着基本保护 附加绝缘:基本故障防触电,之外使用独立绝缘 双重绝缘:同时具备基本绝缘盒附加绝缘 加强绝缘:提供相当于双重绝缘保护程度的带电部件上绝缘结构。 5.2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人员触电安全——按工作电压分为两级 外壳/遮挡防护——可直接触及和防护罩后面可触及的外壳/遮挡 防护罩后面可触及的外壳/遮挡——拆除或打开后才能触及:S0、S1、S2 雨水工作条件下触电防护。 遮挡/外壳防护 可直接触及 防护罩后面可触及 * *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