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新闻记者.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_新闻记者

第二章新闻记者(journalist)问题1:他们的最高组织机构是?问题2:记者节是哪一天?1http://dx.yutian.cc/dxb//zjdx/dx/234中国记者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5记者节的由来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旨在团结全国人民抗日救国;新中国建立以后,这个协会历经周折,发展成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为团结全国新闻工作者的纽带;公元2000年11月8日,中国第一个记者节。6记者无冕之王的称呼由来新闻学词典“无冕之王”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泛指记者为“无冕之王”,认为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众人之上的特殊地位。这一观点,在新中国成立前已传入我国。7一、记者的历史(一)记者的前身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新闻传播主要由氏族和部落的长者、酋长、巫师兼任。最早的采访活动大概始于殷周时期。采诗官封建王朝的史官。郭沫若说新闻记者是“当代的司马迁、左丘明”。8记者是伴随着报纸的产生而出现的。称谓有主笔、探员、探事、访友、报事人、访员等,后从国外引进记者称谓。9中国最早的报纸起始于唐朝,当时主要是官报,人们统称为“邸报”,又被称为“报状”、“朝报”、“邸钞”、“阁钞”等。宋代的“定本制度”,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有案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宋代小报的出现,冲破新闻限制。10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明清时代出现了《京报》(有固定的报名、形式、和刊期;有编印和发行的独立机构报房;开始出现少量自己采写的稿件,《京报》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报刊已有相似之处)并有从事新闻采集的人,也就是记者的前身。11近代职业记者的诞生12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在15世纪的威尼斯开始出现带资本主义性质的手抄小报。早期报刊没有严格分工,记者、编辑、出版者于一身,后出版者分离成为老板,再后记者与编辑分离,设专职记者。随着报纸、通讯社的大量增加,记者队伍日趋壮大。13二记者职业的性质 1记者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2记者是真理的捍卫者; 3记者是信息、知识的传播者14三、记者的类型按新闻事业的分工需要划分·内勤记者、外勤记者;·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政治记者、经济记者、军事记者、体育记者等;·本埠记者、地方记者、驻外记者、特约记者等;15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1. 专业记者: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如农业记者、工业记者、文教记者等。2.机动记者(“满天飞”记者):任务不固定,哪里需要哪里去,机动灵活,随时出击。16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1、特派记者: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如奥运会、伊拉克)2、特约记者:编制不属于编辑部,是社、台外的工作人员,应约完成社、台一定的报道任务。17地方记者(记者站记者):媒体长期建立的外埠记者站中的记者。驻外记者: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18四、记者的工作任务 1采写新闻;2反映情况;3群众工作。191,采写新闻报道此为记者的首要职责。记者要发挥作为新闻报道主力军的作用。A.要重视采写新闻(即纯新闻消息)。B.要非常敏锐,不漏报重大新闻。C.对一些重大的、紧迫的、困难的报道任务,记者要勇于承当,主动出击,学会打大仗、硬仗。202.反映情况指以写“内参”稿的形式,反映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对编辑部和党政领导机关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213.做群众工作即结合自己的采访活动或在自己分工采访的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的工作,如协助当地党委开展通讯工作,联系一批骨干通讯员、组稿、与通讯员合作写稿等。处理读者来信来访、征求群众意见、组织开展社会活动等。22范长江著名记者和新闻活动家1909年生。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起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大公报》记者。1938年与其他人创立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同年在长沙创办国际新闻社。以后在香港参加创办《华商报》的工作;担任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和华中版《新华日报》社长、新四军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中共南京代表团发表人等职。23解放战争时期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负责宣传工作。解放后历任上海《解放日报》社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新华社副社长(1949年10月1日至10月19日)、《人民日报》社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党组书记兼副主席等职。241935年写的通讯《中国的西北角》,首次介绍了红军长征的情况,单行本再版7次。西安事变后,他与毛泽东长谈后,发表通讯《动荡的大西北》、《陕北之行》,首次披露事变真相,介绍了陕北根据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他的西北通讯代表了当时中国旅行通讯、战地通讯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