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课件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写“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的样子。 第二部分(2-13):由雕像引出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 第三部分(14):点明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价值。 生字 Chù āo róng xún tuó 矗立 凹凸 戎装 循环 鸵鸟 bǐ mào zhī huàn 匕首 贸易 芝麻 美轮美奂 生词 古朴 典雅 守候 商贸 芝麻矗立 凹凸 戎装 循环 鸵鸟 匕首 贸易 芝麻 遐想 精神饱满 栩栩如生 浩浩荡荡 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 美轮美奂 中心思想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写作特点 倒叙写法的运用。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 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 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 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 二、学习3―7自然段: 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 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 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 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 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 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 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 ● 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 ● 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小结 三、学习第8自然段: 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 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是张骞这位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用他毕生的精力,经历了千辛万苦,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往来;它更象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西亚各国对我国的风俗、物产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国的骄傲。下面我们就来练习复述课文,好吗? *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