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重点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读书报告 题 目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报告 班级(班号) 9141038601 姓名(学号) 914103860139 指 导 教 师 张凤翱 2015年 11 月 14 日 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读书报告 图书 基本 信息 题目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作者 陈旭麓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代 2006年一月第1版 字数 400千字 ISBN号 7-80681-791-3 分类号 K 页数 428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是中国近代史的导论,书中主要从政治变革、军事斗争、国际外交、文化习俗、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方方面面对中国近代100多年的社会面貌作以细致论述。这些方面相互联系影响,因果关系重重,一系列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迂回前进。这100多年间,中国迎来多次发展机会,但很快又因种种原因错失良机,直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才提供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和平环境,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崛起”。 一、近代的抗争与反思 “炮口下的震撼”:读这本书,让我回想起18世纪的一幕,有英国使者觐见清康熙帝,当时康熙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拒绝英国希望与中国进行商贸往来的请求。然而几十年后鸦片战争清廷大败,鸦片战争中,抗英主帅林则徐第一次见到铁甲战舰,第一次见到望远镜,第一次见到高准度高射程大炮——几百年的“闭关锁国”造成一个个中国人的目光短浅。“自给自足”的心态造成中国的固步自封,社会的落后导致政治的腐败,政治的腐败致使武器的陈旧,中国士兵非常英勇,然而终究成了人家钢炮下的淋漓献血, “近代化一小步”:一部分中国人透过弥漫的硝烟终于发现自己所鄙夷的“夷”是如此强大。1860年,在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内忧外患之际,以奕?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效仿西方开办军事工业和部分民用工业,想通过军事强国以“自强求富”。同时,创置了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培养了一大批近代人才。1868-1872年间,英格兰摄影师汤姆逊路过中国时,曾拍下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当时江南制造总局停靠着三艘中国自己建造的铁甲战舰,客观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傅兰雅说其制造水平已不逊于美国的兵工厂,甚至可以与德国克虏伯大炮媲美了。 “日本冲来了”:然而不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战舰定远舰和致远舰的北洋水师竟然全军覆没,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耻辱——《马关条约》。书中说:“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战争全局。说的远一点,它同时又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把37年后9.18的炮声看做黄海海面炮声的回响并不为过。”中国的近代海军装备比日本起步还早,“时战胜负之分,决于炮舰只灵钝……部议以孝钦太后六十祝嘏用款多,力不逮而未果。”黄海海战中,中国海军在吨位、速度、火力三个方面都比日本略逊一筹,李鸿章早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奏折中苦涩言词请求改造战舰,但慈禧太后的意志比见识更能发挥影响,导致日军吞没威海卫。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然而由于统治者观念的严重落后和政治腐败使中国失去一次发展良机,割地赔巨款,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耻辱。甲午战败消息传出,给中国民族精神上巨大的强击,促成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亟变。近代以前,中国民众没有国家的概念,认为国家是皇帝的与自己无关,梁启超后来说:“而十八行省之民……直至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1898年时适会试之年,中华民族在1300名举人的“公车上书”呐喊中觉醒,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同时,据甲午海战幸存者们亲身叙录,看出这些人力言“西化”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生死之战的心得。“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维新人士主张“变”的哲学:“能变则强 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顽固派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君臣父子夫妇之纲,荡然尽矣”。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然而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不是西太后所能剿灭的,此时,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为后代的改革留下来历史起点。封建洋务派改造中国的作法失败了,维新人士的维新运动因慈禧的政变而泡汤,清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做的种种挣扎都以失败告终。 “庚子与辛丑”:1900年,旧世纪的最后一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政府被帝国主义集团完全控制,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社会激变。据统计,庚子之变后各种捐税达到60多种,“当捐之行也,一盏灯、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