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巨头的没落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胶片巨头的没落论文

胶卷的没落 2011年“十一”过后,著名导演冯小刚在个人微博上,用略带伤感的笔触写下这段文字:“据闻,因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拥有130余年历史的美国柯达公司将面临破产,这个不幸的消息意味着胶片时代的终结……一个时代翻篇了,挥之不去的是胶片留在心里的味道。” 确实,在数码大潮的冲击下,曾经的“中国胶卷之王”乐凯终于痛下决心放弃胶卷业务。昨日,乐凯发布公告称将停止生产彩色胶卷,这也标志着中国的胶片时代正式画上句号。数码时代,胶片如同古董,曾经的胶片巨头们也命运不一: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乐凯转型光学薄膜。曾经的三大胶片巨头中,只剩富士还在继续生产胶卷。即便如此,率先掉头的富士也已将主业转移到胶卷以外的行业,甚至在11年高调转向化妆品生产,其高端护肤品系列ASTALIFT(艾诗缇)已在中国市场出现,不禁令人唏嘘。胶片的业务萎缩数年,如今所占份额无几,所留下的,只是逝去的记忆碎片。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是中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产品品种最多、市场覆盖面最广、跨地区的现代化企业,是中国特种(军工)感光材料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公司产品涉及影像记随着改革开放,“彩照热”在中国悄然兴起。与此同时,电视业的迅速兴起致使电影业急剧滑坡,这给以生产电影胶片为主的乐凯带来了严重危机。需求就是市场,乐凯抓住机遇,自主研发,快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彩色胶卷、彩色相纸,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当时只有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才能够生产彩色胶卷、彩色相纸的“神话”,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彩色感光材料制造技术的国家,乐凯也实现了产品结构从电影胶片向民用照相材料的快速调整。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感光材料市场需求日益高涨。国际著名感光材料企业纷纷将其发展的战略重心转向中国,传统银盐产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同时,数码成像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乐凯以市场为中心,大力推进企业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并完善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同时,积极介入数码、薄膜等新技术领域。依靠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乐凯走上可持续、快速、平衡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乐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较好地整合优化了人力、技术、资本等资源,积极推进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加快了技术改造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逐年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为乐凯的可持续、快速、平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项经济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 早在2005年,乐凯就开始转型光学薄膜制造,而且被业界奉为传统胶片巨头成功转型的代表。2010年,彩色胶卷只占到乐凯集团销售收入的约1%。虽然乐凯2012年中报显示,彩色相纸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以上,但主要从事彩色胶卷制造的乐凯全资子公司汕头乐凯胶片有限公司连年亏损,乐凯痛下决心与彩色胶卷业务说再见。而这也标志着中国的“胶片时代”正式宣告结束。膜材料及涂层材料、印刷材料、影像记录材料、营业收入 34761.52 万元、利润总额 4621.59 万元、净利润 4006.38 万元。2013 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传统产业发展走势持续低迷,互联网等新兴市场蓬勃发展。光伏行业及银盐影像市场的竞争,特别是价格竞争更加激烈。根据董事会的部署,在经营班子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下,2013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27 亿元,完成预算目标的 84%;利润总额 3549.39 万元,完成预算目标的 118%。膜材料及涂层材料影像记录材料数字印刷材料科果断的战略决策抓住了最佳转型时机,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整合各方资源,衍生于传统核心技术的技术创新策略保证战略转型的顺利平滑。   与柯达一样,富士的胶片业务也受到了数码技术的明显冲击,但与柯达偏于保守和犹豫的作风相比,富士在数字化道路上则要坚决得多。富士胶片集团CEO古森重隆对胶片的态度可谓是果断而彻底,2004年开始,富士大规模收缩胶片业务,花费了2500亿日元裁撤多余的经销商、实验室、员工和研发人员。“这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古森重隆说,“但如果放任自流,大家都会完蛋”。   当然,富士战略转型的坚决还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形势所迫,二是条件成熟。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胶卷市场,是富士的天下,牢牢占据着中国60%以上的胶片市场份额。柯达进入中国后,与中国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签订了“全行业合资计划”,给富士带来致命打击,至2001年时,富士在中国胶卷市场的占有率从70%迅速滑落到20%。在柯达的巨大压力下,中国市场最先成为了富士战略转型的前沿。   关键是在当时数码业务已有壮大的迹象,但柯达还“看不上”和“不注意”,这对富士而言可谓天赐良机。上世纪80年代,数字化拍摄技术尚处于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