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凉山飘泊到西北 实拍西安砖窑里贫苦的彝族少年.doc

从凉山飘泊到西北 实拍西安砖窑里贫苦的彝族少年.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凉山飘泊到西北 实拍西安砖窑里贫苦的彝族少年

从凉山飘泊到西北 实拍西安砖窑里贫苦的彝族少年【陕西纪行(2)】 一位19岁的年轻妈妈,怀里抱着一个4个月大的儿子,面对陌生人,神情自若地喂奶。我想,同样处在花样年龄的女孩,许多人正跨入大学的校门,对明天充满了梦想,她们看到这一幕,不知会有如何的感想? 这是今年六月中旬,我在陕西西安郊区一个砖窑见到的情景。她是彝族人,家在大凉山布拖县,跟着老公在砖窑打工,她原先也是要干活的,现在只能休工带小孩了。 这位姑娘今年十六岁,在砖窑里干活也算一把能手了。她开着运砖的三轮卡,在晒场里溜溜转。她喜欢我给她拍照,还时不时回头一笑,小眼睛矮鼻梁带几颗雀斑,很中国的面孔,有点像当年那个名模吕燕的肖像。 我在今年3月份去过大凉山的布拖县,想不到在西安的一个砖窑里遇上不少打工的布拖彝族人,竟有了些许的亲切感。彝族女孩结婚早生育早,而且生的多,一家没生个三四个似乎不停歇。在老家是这样,现在从大凉山到了大西北打工,估计这些习俗或生活理念习惯,根深蒂固,还是难以改变。 布拖县应该算是大凉山地区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哪里的农民收入很少,生活相当贫困,外出打工是他们很理想的选择。一位姓李的22岁工人告诉我,一个正常的劳力,在砖窑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虽然累和苦,总比在老家呆着,多了条出路。对目前的生存现状,他们大多感到很满足。 有兴趣的朋友,请延伸阅读我早些时候有关大凉山彝族的博文: /s/blog_48aczq.html《走访大山深处贫苦的彝族人家 》 /s/blog_48acge.html《走进神秘大凉山 看看彝族境况》 这个砖窑大约有五六十工人,据管理者介绍,大部分技术含量低些的体力活,都由大凉山布拖县来的农民来完成。他们亲戚带亲戚,老乡带老乡,都来自一个地方,而且携妻带子,全家都在砖窑干活,住在砖窑旁边搭建的工棚里,一家人一个小房间。砖窑现场能看到许多小孩在跑来跑去,稍大些的小孩,都出来帮忙干活了,年幼些的就在地上摸爬打滚,搞得全身泥巴污尘,也没人顾及,看了让人心酸。 这位小女孩估计才十二三岁,一个下午都在帮她妈妈运转搬砖晒转,忙个没停,开三轮卡运砖的时候还没忘带上弟弟兜风玩耍;远远望去,姐弟两的脸上似乎都洋溢着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位很顽皮的干活男孩,一直躲避我们的镜头,他说,拍起来不好看。 彝族小孩见到生人,有些害怕,使劲地哭。我们给他们买了西瓜,有些孩子都不敢拿。这跟我在布拖县当地遇上的情境一模一样,小孩见到生人,都爱哭。 这位小男孩,背着饿极的弟弟,找到妈妈来喂奶,尽管我们都很友好地和他招呼,但他就是无动于衷,双眼一直狠狠地瞪着我们,甚至要拿砖头砸我们;给他拿牛肉干等东西时,他也不说话,一把抓过去,转身就走,爱理不理。 拖儿带女的一家四口劳动情境。 小贩来卖西瓜,一元一斤,大家伙都嫌贵,围而不动,非得砍价到九毛一斤才下手。 在九寨沟的时候,我在酒店的足疗室碰到一位工作的姑娘,也来自大凉山的西昌。她很反感我统称她是彝族人。她说,应该分清楚白彝还是黑彝,她是黑彝。似乎她想表明,黑彝和白彝原先来自不同的等级,包括现在的生活习惯及生存状况都会有所不同。 “黑彝”、“白彝”多居住在四川凉山,“红彝”多居金沙江河谷流域一带。“红彝”和“花彝”因服饰多红或多花而得名,而“青彝”源自于当地彝族祖先崇拜青竹有关。 黑彝和白彝是两个次族群的概念,在1956年中国政府在凉山地区搞民主改革以前,土司管辖区的彝族叫白彝,非土司管辖区叫黑彝;其次,彝族内部分五个等级:兹,诺,曲诺,阿加和嘎西,其中诺等级被译为黑彝,曲诺等级被译为白彝,阿加等级被译为安家娃子,嘎西等级被译为锅庄娃子。 在外界大多数人印象里,黑彝是奴隶主贵族,一言九鼎,豪华富有,仆妾成群;白彝是奴隶,被统治阶层,卑弱贫穷。其实并不都是那么回事。首先,白彝不算是奴隶,而是平民,或者叫自由民,他们占凉彝人口的一半。第二,白彝不一定都比黑彝穷,事实上有的白彝很富,拥有大量土地财产,甚至还有奴隶,所以也是奴隶主。 三轮卡坏了,大家一起使劲推拉。 彝族人喜欢喝酒,在西安生活了也是这样。工地上就随处可以看到他们席地而坐,举瓶畅饮。其中一位说,他每天都要喝大约13瓶啤酒。 这里未能上学的的儿童自有他们的乐趣,现在还小,他们永远无法预计自己的明天。 夕阳西下的时候,砖窑笼罩在一层雾霭之中。这是中国大地上一个极其普通的场景,匆匆而过的路人,永远不会知道里面的故事和艰辛。生存不易,生活中多一些感恩和知足,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幸福的一个人。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