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的污染解答.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氮氧化物简介: 氮氧化物: 二、理化性质: 三、氮氧化物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一、氮氧化物简介: 大气中氮的氧化物包括:NO、NO2、N2O、N2O4、N2O5、HNO2、和HNO3等。全部氮的氧化物总称为氮氧化物。 NOx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自然产生,二是人为产生。自然产生来源有闪电、大气中氨的氧化及土壤中微生物的硝化作用等,自然界形成的NOx由于自然选择达到生态平衡,故对大气没有很大的污染。 人为产生的NOx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是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第二是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第三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化学工业中如硝酸、各种硝化过程(如电镀)等生产过程都排放出NOx。人为产生的NOx因分布较集中,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所以危害较大。 二、理化性质: NO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分子量为30.01,其融点为-16l ℃ ,沸点为-152℃。 NO略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氧化为NO2 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害的恶臭气体。其含量为0.1ppm时即可嗅到,1~4ppm时,有恶臭,而达到25ppm时,则恶臭难闻。它的分子量为46.01。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随 时间的变化: 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发生一系列变化,它在空气中的含量始终处在变动之中,既有日变化,又有季节变化。在一天中,其含量早上最高,傍晚次高,午后最低;在一年中,冬季高,夏季低 氮氧化物的变动主要由于光化学作用,它与阳光强弱密切相关。 从图中可看出,早上NO2含量最高,随着太阳上升,光照加强,光化学作用逐渐加快,消耗NO2不断增加,形成的O3随之增多,一直到午后2时左右,光化学作用达最高点,此时NO2含量最低。以后阳光逐渐减弱, NO2消耗逐渐减少,傍晚又出现了次高点 三、氮氧化物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1、形成光化学烟雾 (1)、污染空气中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 3O2==2O3(光照,NO2) {NO2==NO+O(条件为光照) O+O2==O3 2NO+O2==2NO2 } (2)、碳氢化合物被HO、O等自由基和臭氧氧化,导致醛、酮、 醇、酸等产物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ROO(过氧烷基自由基包 括HOO)、RCO(酰基自由基)等自由基的生成。 3、过氧自由基引起NO向NO2的转化,并导致O2和PAN(硝 酸过氧化乙醘,一种强氧化剂)等的生成。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 a.NO→HNO3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H2O+3O2=4HNO3 b.NO2→HNO3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NO2+2H2O+O2→4HNO3 2、NOx导致酸雨的形成 1970 年荷兰化学家保罗·克鲁岑提出氮氧化物通过催化反应加快臭氧损失的机理: NO+O 3 -→NO 2 +O 2 NO 2 +O-→NO+O 2 O 2 +紫外线-→O 2 +O 总反应: 2O 3 -→3O 2 三、氮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 荷兰保罗·克鲁岑、美国马里奥·莫利纳和舍伍德·罗兰由于对臭氧层的形成和分解方 面的研究作出杰出贡献,获1995 年诺贝尔化学奖。在自然界中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代谢 过程中将氮元素变成一氧化二氮,它逐渐从土壤扩散到大气中,被光解后成为NO x 。汽车尾 气、工业生产也是NO x 的来源。在同温层(20 千米左右)飞行的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火箭、 导洋将大量含NO x 的废气排入高空,为氧化这些污染物,臭氧被消耗1%。 * *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