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培训讲稿.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培训讲稿

中医培训讲稿 中医绪论及阴阳五行学说 罗 云 第一部分:绪论 1、中医是中国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丰富的治疗和养生手段的传统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个部分。 2、中医理论体系的组成和发展。 大体上可分为5个时期。 2.1先秦、秦、汉时期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有四部代表性著作。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当时处理领先地位:如食道和肠的比例为1:35,现代是1:37,两者十分接近。 《难经》:81个问答,以问答方式阐述中医问题;脉诊和针灸两方面较《黄帝内经》更为详细。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建立了辩证论治的系统理论体系。 《神农本草经》: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收录中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 2.2晋、隋、唐时期 中医理论体系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对针灸理论有提高。 《脉经》:晋代王叔和,对脉诊做了系统阐述。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对原因和病理做了阐述。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对《伤寒杂病论》的辩证论治理论体系有所发展,尤其是在脏腑辩证方面。] 2.3 宋、金、元时期:百家争鸣状态,产生了突破性进展。 《三因极一病证方》:宋代陈无择,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 《肘后百一方,三因论》:梁代陶弘景,提出病因应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不内不外三类进行划分。 《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对辩证论治做出贡献。 金元时期产生了四大家:刘完素(河间)、李杲(东垣)、张从正(子和)和朱震亨(丹溪)。 刘完素提出了百病多因于“火”的理论,如:“六气皆从火化”,治病多用寒凉方药,被称为“寒凉派”或“主火派”。 李东恒:“脾胃派”,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各种因素损伤脾胃,导致百病丛生,故养生首先要保护脾胃。 张从正:“攻邪派”,人生病是由于邪气所致,故治病首先要驱邪,多用汗、吐、下三法。 朱丹溪:“养阴派”,在《相火论》中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治疗中善用养阴方药。 2.4明清时期 集大成的著作如《医宗金鉴》、《四库金书·子部》。 明代赵献可和张介宾提出“命门学说”,命门是调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李中梓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论断。 温病学说的提出意义重大。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病因是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染途经是从口鼻而入,清代叶天土、吴鞠通等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的温病病机传变理论和临床辩证论法方法。 2.5近代和现代 战争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中国,中、西医争论不休,逐步走向中西医结合道路。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率先提出“中西汇通”。 1956年以来,中医研究取得较大进步,特别是对肾和脾的研究。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3.1整体观念 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结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相互协调,生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相互影响。同时中医认为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整体观念是中医的一个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辩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领域。 3.1.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由肝、心、脾、肺、肾等五脏,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胆等六腑,皮、脉、肉、筋、骨等五体,以及眼、耳、鼻、口、舌、前阴和肛门等诸窍共同组成。 着眼于整体认识疾病:如五脏中某脏有病,常会影响其他脏。如肝出现“肝火”,可传心、肺、胃分别出现烦燥易怒,肋痛咯血,脘痛泛酸,甚至呕血。 在诊断上亦从整体出发,十分重视舌诊。 治疗上从整体观念出发,注意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意五脏之间的联系。如“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中医养生也注意整体观念。 3.1.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 包括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和社会关系的密切联系。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季节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昼夜晨昏自然界阴阳消长,人体亦与之相应;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质和水质不同,因而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人与社会:社会进步除了对健康带来好处,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如噪音、环境污染、过度紧张的生活节奏所引起的心身疾病;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带来精神生活上的变化,对健康也造成影响。 3.2辩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首先要分清病、证和症的概念。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