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中耳解剖重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常解剖 胆脂瘤1* 正常解剖 胆脂瘤2 中耳乳突胆脂瘤*p171 乳突腔内的角化复层上皮团块 上鼓室是最常见发病部位 发展途径: 上鼓室→乳突窦入口→乳突窦→乳突 增大时周围骨质吸收、破坏 边缘性穿孔伴豆渣样物质,奇臭 影象学表现 X线: 1.上鼓室胆脂瘤 2.乳突窦入口胆脂瘤 3.乳突窦胆脂瘤 1.上鼓室胆脂瘤:伦氏Ⅱ位片 外耳孔:椭圆→长圆形扩大 前鼓嵴吸收 听小骨吸收破坏 边缘硬化环 2.乳突窦入口胆脂瘤 外耳道后壁上方透亮区与上鼓室相连→较大的略为弯曲的边缘光滑锐利的透亮区 3.乳突窦胆脂瘤 4.乳突部巨大胆脂瘤-范围广泛 5.并发症 ①脑板破坏中断 ②乙状窦骨壁破坏 伦氏位乙状窦前缘致密线中断或有斑片状元结构透亮区 ③迷路破坏 水平半规管骨质吸收破坏 膜性迷路透亮影与外侧乳突窦透亮区相连 CT表现: 中耳鼓室、乳突窦入口及乳突窦内病灶 软组织密度肿块影 骨质破坏,缘光滑并有骨质增生硬化, 周围炎性肉芽组织→强化环 其它征象:··· 胆脂瘤病例 中耳胆脂瘤 胆脂瘤1* 胆脂瘤2* MRI : T1WI: 等低信号-胆脂成份 肌肉相似而低于脑组织,多不均匀 T2WI: 高信号 增强扫描:胆脂瘤本身不强化/周围肉芽组织强化 显示病灶及侵犯范围更加明确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的胆脂瘤,X线平片即可诊断 对于不典型病例进一步检查 颅内并发症:硬膜外版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胀肿等 鉴别: 1.胆脂瘤V胆固醇性肉芽肿/炎性肉芽肿 胆脂瘤:T1WI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 胆固醇性肉芽肿:T1WI、T2WI均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炎性肉芽肿:强化,无窦腔扩大 2.~V中耳癌 3.~V真性胆脂瘤:-乳突部的空腔,窦区之外 耳部正常解剖轴位 耳部正常解剖冠状位 中耳乳突轴位MRI 异常影像学表现 异常X线表现 异常CT表现 异常MRI表现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好发于儿童 乳突气房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中耳乳突窦炎 中耳乳突炎 乳突骨髓炎 临床与病理 侵入途径:咽鼓管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机理: 咽鼓管咽口及管腔粘膜充血、肿胀 纤毛运动障碍 炎性渗出物逐渐变为脓性 临床:耳痛、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穿孔耳溢血/脓液 急性中耳乳突炎X线表现 1、局限鼓室和乳突窦的炎症 鼓室、窦腔密度增高 气房密度增高 病侧鼓室和乳突窦区密度增高 气房间的骨性间隔完整 2、脓肿形成: 气房骨性间隔脱钙、消失或中断 骨质的破坏脓肿形成 -相对透光度增加区 3、脑板和乙状窦板的骨质破坏、骨质边缘模糊→提示颅内并发感染-困难 ⑴乳突气房高度发育 可能性很大 ⑵急性化脓性乳突炎 CT、MRI表现: 鼓室-乳突窦密度增高 可见液平 气房间隔骨质 吸收/密度减低 MRI: 液体信号:成分不 一→信号不一 影像学表现:CT(略) 中耳鼓室及乳突窦密度增高 气房间隔骨质吸收.密度减低 增强显示颅内感染情况 MRI:显示积液、积血 CT、MRI检查目的:了解范围及颅内外并发症情况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所致 病理分型: 单纯型 肉芽肿型 胆脂瘤型 单纯型: 又称咽鼓管鼓室型 亦称粘膜型 病变主要局限于鼓室粘膜层 鼓膜穿孔为中央性 肉芽肿型* 又称坏死型或骨疡型 多见于气化差乳突 组织破坏较广泛 听小骨及乳突窦周围骨质坏死,无明显硬化环 范围局限,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 鼓膜紧张部边缘性较大穿孔 肉芽肿型* X线、CT: 听小骨破坏 上鼓室、乳突窦入口和乳突窦区 局限骨质破坏、无明显硬化环 CT:增强后肉芽组织强化 板障型,范围小 气化型:范围较大 骨疡型中耳炎CT MRI表现: 炎性肉芽组织(与脑灰质比) : T1WI:等信号或略高信号 T2WI:高信号 强化 胆固醇肉芽肿:T1WI、T2WI均高信号 可鉴别:脓肿/肉芽性/胆固醇性 鉴别诊断:略 单纯型:咽鼓管鼓室型/粘膜型 主要局限于鼓室粘膜层 鼓膜穿孔为中央性 十、中耳癌 临床: 长期慢性炎症-病因,多为老年人 血性分泌物,易出血 影象学表现——X线: X线:听骨破坏,中耳透光度降低 骨壁破坏,边缘不规则、典型者为虫噬状改变。 CT和MRI: 强化的中耳肿块,听小骨和鼓室年、壁破坏 亦可见弥漫性软组织肿块并骨质广泛虫食状破坏,周围侵犯和颅内侵犯 十一、颞骨骨折分 1、纵行骨折: 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平行 主要伤及中外耳 2、横行骨折: 垂直:枕大孔→颅中窝→颈静脉孔/棘孔 3、混合性骨折-少见 影象学:骨折线、软组织损伤 (CT优势) 八、颈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