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复习一~四单元详解.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复习一~四单元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复习一~四单元详解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复习 第一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燕子 1.作者:郑振铎,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 2.主要内容:本文通过描写春天小燕子从南方飞回,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小燕子的喜爱,以及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3.写作特点: 1)恰当运动比喻句。 2)本文描写具体生动,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做了细致的描述,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给读者以生动、形象的感觉。 3)文章语言优美,层次分明,表现了作者遣词造句、安排篇章结构的功力。 4)“横掠过湖面”的“掠”原是轻轻地擦过或拂过的意思,这里形象的写出了燕子飞行的轻快敏捷;“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的“凑”写出了燕子的灵巧身形;“尾间偶尔沾了一下水面”的“沾”写出了小燕子动作的轻巧。 4.课外拓展: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唐】杜甫《绝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古诗两首 1.作者: 贺知章,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他的写景诗较为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广为流传。 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他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他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为著名。 2.主要内容: 《咏柳》通过描绘刚刚发出新亚的柳树的美丽姿态,对大自然的神奇发出由衷的赞叹,从而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春日》通过描写春天泗水河边的美丽景象,赞美了春天无限的生命力,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发愤图强的远大志向。 3.字词解释: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胜日: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光景:风光景物。 等闲:随意。 东风:春风。 总是:都是。 4.诗句解读: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释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这两句作者从感觉上来描写春景,“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表明这里风光无限。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释义: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想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作者从理性上认识到: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了这无边的美景。 5.写作特色: 《咏柳》借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巧妙的想象引出对春天的赞美。 《春日》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描写蓬勃向上的春天,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 6.课外拓展: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偶作》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叶燮《迎春》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阴来。——【宋】徐俯《春游胡》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宋】翁卷《乡村四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翁卷《乡村四月》 3.荷花 1.作者介绍:叶圣陶,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其著名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童话集》等。 2.主要内容:本文描写了作者去公园看荷花时的所见所闻,赞美了荷花的美丽、生命力的顽强以及品格的崇高,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写作特色: 1)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2)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把自己想象为池塘中的一朵荷花,并把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 3)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4.课外拓展:描写荷花的古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