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思考及探索.docVIP

(参考)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思考及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思考及探索 ——以D区检察院的未成年人案件为分析基础 庄海英( [内容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未成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危害程度不断升级,日益成为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困扰法律界与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加强对未成年犯罪的预防,进一步遏止未成年犯罪现象的蔓延,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严肃的课题。本文对D院近年来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调查,从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出发,通过研究造成未成年犯罪的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发现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从中探索未成年犯罪的问题根源,并对未成年犯罪的预防作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特点 原因 预防对策 未成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仅在生命、财产上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而且将长远影响到未来的人类社会。因此,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未成年犯罪的现状,深刻分析犯罪原因,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不仅关系着全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一)人数呈下降趋势。2008年-2010年,D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的未成年人案件49件101人,其中2008年受理未成年人案件22件45人,2009年受理未成年人案件15件33人,2010年受理未成年人案件12件23人。从统计数据看,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犯罪年龄上呈现低龄化趋势。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008年为18人,2009年为18人,2010年为10人,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年龄段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分别是:2008年为21.17%;2009年为29.69%;2010年为23.35%,犯罪向年龄低龄化发展。 (三)暴力犯罪逐年下降,侵财犯罪上升。综合2008至2010年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与侵犯财产犯罪有关数据,暴力犯罪已由2008年的6.6%,下降到2009年的3.03%,2010年无未成人暴力犯罪案件,下降趋势明显。侵犯财产犯罪由到2009年的75.75%,上升至2010年的95.23%,呈现上升趋势。值得重视的是,未成年人犯罪中既属于暴力犯罪,又属于侵财犯罪的抢劫罪,所占比例加大,(2008年24人,2009年22人,2010年16人)三年间占到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1.38%。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律意识淡薄。D院近三年受理的未成年犯罪案件中,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小学、初中文化的占总人数的87.3%,且多数系初中未毕业辍学。有的成为社会闲散人员到处游荡,有的出外打工过早走上社会。文化程度的低下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些人的法律知识十分贫乏,犯罪之后往往还对自己的行为性质不甚清楚。 (二)涉案罪名呈现成人化特征。根据D院受理的2008至2010年未成年人犯罪有关数据显示,以侵财为目的的盗窃、抢夺、抢劫等案件占89.1%,但同时,一些原本多由成年犯实施的犯罪如贩毒、非法经营等犯罪案件,近年来未成年人也开始有所涉及。 (三)“团体化”特点突出,共同犯罪比例较大。三年来D院审查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同犯罪占案件总数的47.4%。渴望友情,乐于合群,是未成年的一种心理需求,独立意识的外在表现。未成年往往到了心理断乳期,就容易对家长和亲人不愿吐露真情, 不愿与成人多接触, 他们把自己的一切封闭起来, 不让成人知道, 而自己又强烈要求别人理解自己的矛盾心理, 称为“ 闭锁性”。但是对于自己的秘密, 愿意向年龄相仿、趣味相投的伙伴倾诉,形成一群体。容易相互影响。只要其中一人萌发犯罪意识,就可能引起共同作案。 (四)残忍程度日趋严重。近年来,D院审查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故意杀人、暴力抢劫、故意伤害的有多起。在具体实施犯罪时,他们手持棍棒、管制刀具等作案工具,加害被害人时往往不计后果,有的暴力案件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大。如张某等七人抢劫案中,等七人均系饭店员工,其中四人系未成年人,两人不满16周岁,他们事先预谋,交叉结伙,携带砍刀、钢管、匕首等作案工具,采取持刀威胁或殴打的手段,先后抢劫两次,给被害人的人身造成极大伤害。 (五)动机单一,突发性、随意性强。未成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上、生理上都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经验很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复杂,极不稳定。他们的犯罪动机有时十分简单,一般没有预谋,即使有预谋也是一种很简单很快速的预谋,多属一时感情冲动,有的出于好奇,自我表现和寻求刺激,有的个性过于自私,又不懂得自我调节,做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顺境中还能平安无事,一旦遇到挫折和挑战,马上就会变形、变态的做出不可思议的应对,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如白可故意伤害案,白某(男,17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