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泄漏着火事故调查报告.docx

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泄漏着火事故调查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泄漏着火事故调查报告

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7·26”泄漏着火事故快报2015年7月26日7时01分左右,甘肃庆阳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第一联合运行部常压装置渣油/原油换热器发生泄漏着火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图1 事故现场图片图2 事故现场图片一、事故企业及装置基本情况庆阳石化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直属的炼化企业,有常压蒸馏、催化裂化等15套生产装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300万吨/年。发生事故的常压装置6月27日开始检修,7月23日11时开车,25日8时运行正常。事故发生前,现场有徐州市防腐工程总公司等8人正在进行施工作业。二、事故简要经过2015年7月26日6时38分,庆阳石化常压装置操作工巡检时发现渣油/原油换热器E-117/D浮头丝堵渗漏并伴有冒烟现象,庆阳石化检维修公司得知情况后,派当班3名陕西鑫宁实业有限公司保运人员赶赴现场查看并处理漏点,7时01分,在处理过程中,丝堵突然脱落,热油喷出着火,造成正在保温作业的3人死亡、2人受伤,另有2名保运人员受伤。事故发生后,常压装置操作人员立即实施紧急停车,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庆阳石化消防大队、庆阳市消防支队陆续赶赴现场灭火,8时50分,火势得到控制;11时55分,明火被彻底扑灭。19时35分,庆阳市委办发布事故情况续报,事故现场施工人员共8人,其中1人正常,3人死亡,4人烫伤,(其中1人重伤、1人微重、2人轻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生命体征正常。图3庆阳石化常压装置三维图图4 渣油/原油换热器E-117/D位置图三、事故直接原因初步分析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可能是:渣油/原油换热器E-117/D浮头丝堵泄漏,高温渣油(约340-360℃)喷出,遇空气自燃着火。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四、建议此起事故非常典型,过去已发生多起类似事故。各企业要认真吸取此次事故经验教训,采取必要措施,切实做好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1、加强泄漏检测。对企业内涉及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料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测,重点检测法兰、丝堵等易泄漏部位,及早发现、及时修复。2、加强设备完整性管理。对企业内高温设备的垫片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垫片的使用温度,及时更换不耐高温的垫片,防止因垫片受热变形或氧化而导致泄漏。3、加强开停工管理。严格控制开停工升温、降温速度,禁止温度骤升骤降,防止因温差应力过大导致螺栓法兰连接密封失效。(本材料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参考部分网络媒体信息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甘肃庆阳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7?26”泄漏着火事故”材料编写而成)附件:类似案例案例一、青海油田公司“1.1”压缩机三级换热器管束箱封头闪爆事故(一)事故经过 2011年12月31日11时,冷湖油田管理处南八仙试采作业区2#压缩机三级排气压力升高至5.76MPa(报警高限值5.8MPa),同时出现三级换热器后管束箱封头渗漏现象。作业区组织停机并拆下1只三级换热器后管束箱封头丝堵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冰堵现象,拆除其余丝堵进行解堵作业,至2012年1月1日16时20分左右完成。进行空气置换并经启动前检查后,进行闭路小循环。第一次启机,因注油器断流(润滑油中断)自动停机。经排除障碍,再次启动压缩机进行闭路小循环。压缩机在保持少量进气的情况下运行约8分钟后,2#压缩机主要运行参数出现异常,张某检查发现换热器百叶窗未完全打开,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返回压缩机房。16时45分,张某在机房内听到爆炸声,立即按下了紧急停车按钮后迅速跑到现场,发现陈某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直接原因:作业区在检修压缩机换热器的过程中,空气进入系统,在进行空气置换作业过程中,使用天然气为置换介质,切未能将空气置换干净,造成空气滞留在系统内部。压缩机启动闭路小循环,天然气进入压缩机系统与滞留在系统内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性混合气体在压缩机系统内循环至三级换热器后管束箱,由于流速发生变化产生静电,导致闪爆。 事故间接原因: 1、压缩机系统内空气不能置换干净及形成可燃气体原因。在解堵作业过程中,空气进入三级换热器进排气管线、循环管线以及一级洗涤罐及缓冲罐内。当操作工在完成丝堵紧固任务后,打开进料气阀门,首先通过环路管线将三级换热器进排出管线、管束箱空气经卸载阀排出,但仍用部分空气被顶至三级排出管线。 2、压缩机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工艺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压缩机系统流程中缺少惰性气体置换注入口,无法进行置换操作。换热器缺少温度调节手段:换热器二级、三级换热管束共用一套百叶窗,无法单独进行温度调节。 3、换热器设计存在缺陷。压缩机在冬季运行情况下,换热器管束易产生冰堵现象。 4、操作人员缺乏压缩机系统空气置换操作经验。该压缩机组自2010年6月投产运行至今,操作人员只进行过机组切换操作,空气置换作业是首次进行,缺乏禁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