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族裔文学应用研究中身份问题.docVIP

论少数族裔文学应用研究中身份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少数族裔文学应用研究中身份问题.doc

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 摘要:身份研究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身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身份比如主体的族裔性、性别等是与生俱来的,无法选择的、单一的;有些身份是后天建构的、多重的,可以选择的。当今的主体置身于多重而差异的世界中,因为不同的关系、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归属等都可能赋予他/她一种潜在的身份。身份问题的研究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自我认知的角度,更是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少数族裔文学;身份问题;多重性 众所周知,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黑人文学的繁荣和兴旺,也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使美国文学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些著名的文学协会开始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如“美国研究协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美国文化多元化与少数族裔文学。1972年还成立了“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从1978年起举办年会、出版期刊,积极地向研究者推介少数族裔作家及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批评探索》这一跨学科的学术理论刊物相继发表了“认同的政治”系列论文,后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约请kwame anthony appiah(凯姆·安瑟尼·阿皮亚)和henry louis gates(亨利·路易斯·盖茨)将论文编辑出版,题名就叫《身份认同》(identities)。其中有一个突出的核心观点——身份已经裂变成了多重指向,不再是单一的。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美国华裔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最为引人瞩目。此外,犹太文学、非裔文学、墨西哥裔文学、印第安文学等在美国文学史上都有值得关注的表现。到世纪之交,少数族裔文学批评已经在美国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已进入主流大学课程之列。而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少数族裔文学的创作实绩也令人惊喜,最为有力的一个证明是新世纪以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多有少数族裔或者“离散”的背景,譬如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菲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诺贝尔奖得主)、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等等。 “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突出特质”,少数族裔文学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跨越性,在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的今天,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关注少数族裔文学就有着学理上的合法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 虽然在中国,2003年11月在成都举行了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专题研讨会,此后,国内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少数族裔文学创作和国外研究前沿相比,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在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从身份或身份认同这一视角切入,来认识作者、解读文本,以便使文本中遮蔽已久的历史、扭曲的种族经历、各种离散身份和边缘身份、喑哑的少数声音等等揭开遮蔽的面纱,使之去蔽,回归本真。 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民权运动促进了西方世界中边缘性别和少数族裔的觉醒,继而开始了大规模的身份认同运动,也从此开始了从社会层面到知识话语领域对身份的探讨和认识。而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反本质诉求则又进一步推动了身份研究。“身份”是英文identity的汉语翻译。其实,英文identity在我们汉语语境中有多种译法,最主要的有“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同一”、“同一性”等等。我们认为,“身份”更侧重的是差异性,“认同”则更突出的是同一性。身份/身份认同研究已经超越了学科界限,“身份”(identity)一词已经成为当今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中的关键词之一。它在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和批评中更是成了一个新近的高频词、重要的关键词。英国伦敦大学文化研究学者保罗·吉尔特(paul giltoy)就明确指出:“作为一个概念,‘身份’已被置于一系列急迫的理论论争和政治问题的核心地位。”随着人们对身份探讨的深入,我们看到身份与文化、身份与宗教、身份与种族、身份与性别、身份与语言等成为了近些年学界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和批评的主要对象。 但是,近些年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对身份的关注最重要、最突出的则是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其实,身份或身份认同是丰富多样和极其复杂的,所以,我们才认为少数族裔文学研究中的身份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和探讨。 身份或身份认同并不是天生不可更改的。身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有的身份是自然天成的、比较单一的,有的身份则是后天建构的,且具有可选择性。 首先,任何主体的族裔性、性别是无法选择的、与生俱来的、单一性的。任何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从他/她降生之日起,其性别就是明确确定了的,要么是男性,要么是女性,性别是单一的,而且也是无法选择的。同样,他/她的族裔性也因为其父母的族裔性而先在地决

文档评论(0)

eorihgvj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