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山镇新志2009.8.28.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山镇新志2009.8.28

川 山 镇 新 志 一、川山镇概述 川山镇地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与洛阳镇相邻,南与下南乡相邻,西以打狗河为界与南丹县隔河相望,北与贵州省荔波县毗连。镇政府驻地离县城45公里,环大二级公路贯穿境内四个行政村。川山镇因镇政府所在地由动街东部坐落着六座并列山峰,自然形成“川山”字样而得名。川山地势北高南低,为石山峰林区,海拔400-1000米之间,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9℃,全年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水量1926毫米。 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全镇耕地总面积为51350亩,其中水田36500亩,旱地19050亩;川山还是环江林业重点乡镇,有林面积达9798公顷。已建有11个异地开发场,共安置县外移民1万余人。 川山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开采的矿产种类有铅、锌、锑、铁、煤、重晶石、方解石等;其中铅锌矿储藏量仅次北山矿。作为环江的工业中心之一,川山镇已初步形成集采矿、冶炼、制糖、茧丝加工、水力发电、建材、化工为一体的工业体系。境内有广西都川水泥厂、都川冶金化工总厂、银河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等骨干企业,还有金泰选厂、芳田选厂、板坝选厂、古宾选厂等集体企业18家,其它个体私营工业企业27家。2006年镇财政收入达2810万元。 川山同时还是环江的农业大镇。年粮食种植面积达36100亩,年产粮食12440吨,是环江县主要产粮区之一;甘蔗、桑蚕、林果、畜牧业正逐渐成为我镇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全镇种有甘蔗20000多亩,桑园面积16000多亩,畜牧年存栏39700头。 川山交通通讯发达。金茂铁路纵横全境;公路纵横交错;环江至荔波二级公路横穿境内古宾、都川、五圩、何顿等四个村,是连通桂黔两省的咽喉要道,同时又是黔蜀两省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从大沙坡经社村、古宾的社村河婉延流经全境后汇通大环江河。有线电话、无线电话信号覆盖率达90%。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目前已建成由动、都川、木论三个小城镇,新建了3个商贸住宅开发区,4个农贸市场,川山正日益成为环江乃至桂黔边界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川山山水秀丽,风光迷人,民风朴实。著名的木论(川山)喀斯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同纬度保护最为完好的喀斯特地容地貌地区,远近闻名的汉代古驿道、黎明关、社村魁星楼、都川葫芦塔、大沙坡河漂流、木论仙人潭、瑞良仙莲洞、富山温泉等名胜古迹让游人流连忘返。 川山的农副土特产——“川山凉席”早已享誉区内外,被国家民委定为民族工艺品之一;川山麻鸭,肉质酥嫩香甜。 川山人杰地灵,五万多各族干部群众,正以饱满的热情建设美丽的新川山,川山的明天更美好。 二、建置政区 1984年成立川山乡,1997年撤乡建镇,2005年木论乡(1984年设立)被撤并,收归川山镇管辖,合并后名称仍沿用川山镇。全镇总面积675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社区),411个自然屯,40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873户,总人口46752人,居住着壮、毛南、汉、苗、瑶、布依、仫佬、水族等8个少数民族。镇内还设有中学(2所)、小学(21所、教学点12所)、卫生院、派出所、司法所、计生服务所、国土所、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文广站、劳保所、供电所、营业所、信用社、林业站、供销社、粮所,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都设有机站和服务网点。 由动社区:由动社区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辖山脚、下律、下平、纳辽、何老、老街、下吝、绍禹、瑞良等22个村民小组。全社区有908户,3342人。民族以壮族为主,22个村民小组全部通机耕路,全部通水,全部通电话。建有村委办公楼。耕地面积5355.56亩,其中水田2643.68亩,旱地2711.88亩。2007年人均收入2326元。 茶江村:茶江村位于镇政府西部6.5公里处;有茶昌一队、茶昌二队、茶平一队、茶平二队、城江一队、城江二队、城江三队、城江四队、茶元、茶北、上朝、百江一队、百江二队、百江三队等14个村民小组;475户1657人,其中以壮族居多,主种水稻、桑蚕;有14个村民小组通汽车,14个村民小组通电话,14个村民小组通自来水;耕地面积2010亩,其中水田1695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2286元。 塘万村:塘万村位于镇政府西南部9公里处;有塘万一队、塘万二队、塘万三队、前朝、后朝、塘马一队、塘马二队、大乐一队、大乐二队、小乐一队、小乐二队、小乐三队、小乐四队、江候上、江候下、平光一队、平光二队、平光三队、平光四队、东光一队、东光二队等21个村民小组;498户2226人,其中以壮族、毛南族居多,主种水稻、桑蚕;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通汽车,21个村民小组通电话,15个村民小组通自来水;耕地面积2895亩,其中水田2400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2308元。 下久村:下久村位于镇政府西部10公里处;有朝阳、凤王、五圩、坡夸、久内、下芽、塘勇、下干一队、下干

文档评论(0)

saa9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