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心理学》考核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心理学》考核要点

本科《心理学》考核要点 1、 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 三、略。 2、 简要说明心理的实质。怎么理解心理的主体性?心理学的理论取向有哪些? 一、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二、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其次,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最后,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三、心理学的理论取向有: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行为主义理论取向、认识理论取向、精神分析理论取向、人本主义理论取向、现象学理论取向。 3、 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理论?年龄特征?关键期? 一、心理发展的定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二、心理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创始人,著作《梦的解释》,《性学三论》《心理分析导论》;主要学说: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人格是由伊底(又称“本我”)、自我、超我三大系统组成的能量系统;(分别遵循快乐、现实、至善原则);把个体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时期: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欲期(12-20岁) (2)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主研个体行为的强化理论(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具体体现); (3)维果期基:文化历史理论创始人。 十分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在研究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和“学习的最佳期限”等重要问题。 (4)皮亚杰:被认为是与巴甫洛夫和弗洛伊德齐名的当代心理学三大巨人之一。儿童心理发展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思维的萌芽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或形象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初步逻辑思维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也称为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三、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个性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心理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比较容易或其心理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4、 认知?注意?注意的品质? 一、认知的含义:(广义)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等形式,把握客观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狭义)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二、注意:指个体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 三、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例子:“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一心二用)、注意的转移。 5、 引起人无意注意的条件?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因素? 一、刺激物的强度;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刺激的变化;刺激特的新异性。 二、对活动任务的认识;对活动的间接兴趣;个体的意志努力;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6、 感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觉现象? 一、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特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三、感觉现象: 1、感觉的后象(例子:电影)2、感觉的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3、感觉的对比(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4、感觉的相互作用(微关刺激能提高听觉的感受性,而强光刺激则降低听觉的感受性) 7、 知觉?知觉的特征?知觉的种类? 一、知觉是指个体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 二、知觉的特征: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 三、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8、记忆?记忆的分类?记忆的品质?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 一、记忆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内容分:形象记忆(“菠萝蜜” 听到、闻到、看到、摸到)、情景记忆(一定时间,一定地点的事件)、语义记忆(再别康桥)、情绪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分:内隐记忆(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有意识记忆) 根据记忆的方式分: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 根据记忆材料组织的性质分: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三、记忆的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四、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记忆活动由感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0.25-2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