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区珍稀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docVIP

延平区珍稀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延平区珍稀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doc

延平区珍稀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摘 要:对延平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现状、分布及保护对策进行分析,茫荡山周围和金凤山周围应作为延平区国家保护珍稀植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区域,并以加强原地保护为重点工作。 关键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保护对策;重点区域;延平区 中图分类号 S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72-03 延平区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类型复杂,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维管束植物185科713属1 575种(含77变种,6亚种,2栽培变种,1变种),是福建省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受到较为严重威胁的地区之一。根据1995年延平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和2001年延平区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及2010年极小种群调查,分布于延平区境内有国家Ⅰ级野生植物4种,国家Ⅱ级野生植物17种。根据已有的调查资料分析,珍稀植物的群落日渐萎缩,因此,珍稀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延平区天然林保护的重点。通过对延平区国家保护的野生植物进行现状、分布及保护对策分析,对延平区天然林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延平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 1.1 珍稀植物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延平区境内有国家Ⅰ级野生植物4种:南方红豆杉、银杏、伯乐树、四川苏铁;国家Ⅱ级野生植物17种:金毛狗、粗齿桫椤、黑桫椤、剌桫椤、福建柏、香榧、半枫荷、香樟、闽楠、浙江楠、花榈木、毛红椿、喜树、香果树、伞花木、长序榆。 1.1.1 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 mairei(Lemee et Levl)L.K FU et N Li) 红豆杉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种,是新生代第三纪残存的孑遗裸子植物。南方红豆杉是珍贵的用材树种,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耐水湿,颜色美观,是水利工程、高级家具和工艺品的优良用材。边材淡黄褐色,心材桔红色,浸泡后可提取红色染料。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润滑油。成熟时,假种皮红色如珍珠,树形优美,四季常绿,是优良的庭园观赏树种。茎皮、嫩枝和针叶含有双萜类化合物―紫杉醇,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特效抗癌新药,这使得南方红豆杉更是身价百倍,此外,对研究植物地理也有一定价值。南方红豆杉在延平区各乡镇均有少量分布,散生于延平区沟谷、乡村水尾、毛竹林中。 1.1.2 银杏(Ginkgo biloba Linn) 裸子植物银杏科银杏属植物,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深纵裂,大枝近轮生,叶扇形,顶端宽,边缘波状,在萌芽枝及幼树之叶的中央浅裂为二,基部楔形。银杏树干通直,树形优美,春叶嫩绿,秋季鲜黄,常作为庭园和“四旁”绿化树种。其木材轻软,富弹性,易加工,有光泽,不易开裂反挠,可供建筑、雕刻、绘图板及室内装饰等用。种子俗称“白果”,可供食用,亦可入药,有润肺益气、定喘咳、利尿等功效,但多食易中毒。叶及外种皮可作药用及农药。银杏在延平区各乡镇均有少量分布,但仅见于乡村水尾。 1.1.3 钟萼木(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钟萼木科落叶大乔木,稀有种,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所特有,仅零散分布于茫荡镇、保护区的毛竹林中。钟萼木是我国古老的单种属植物,对阐明被子植物的起源、进化以及我国古地理的变迁等具有科学价值。 1.1.4 四川苏铁(Cycas szechuanensis cheng et L k FU) 苏铁科常绿植物,呈棕榈状。树干高达1~2m,圆柱形。分布于原东坑(现划为4个办事处)、保护区,生于山谷溪涧边。 1.1.5 金毛狗(Cibotium baro metz (L)J Sm) 蚌壳蕨科大型陆生蕨类。根状茎含淀粉30%左右,可酿酒,又可供药用,有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利尿通淋等功效。根状茎和叶柄基部的金黄色长柔毛可用于外伤止血和织地毯。另有见根状茎制成工艺品出售。在全区各乡镇均有分布,多见于延平区海拔850m以下的天然林中。 1.1.6 粗齿桫椤(Gynnosphaera hancockii (Copl)Ching) 桫椤科树形蕨类。主干高0.6~1.5m,叶簇生于主干顶部。叶柄褐色。渐危种。分布于茫荡镇、保护区的天然林。 1.1.7 黑桫椤(Gymnosp haera podophylla (Hook)copel) 桫椤科树形蕨类。主干直立,高达1~3m,渐危种,分布茫荡镇、保护区的天然林中。 1.1.8 剌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HooktTryon) 桫椤科树形蕨类。主干直立,高达1~4m,叶簇生于主干顶部。渐危种,分布于茫荡镇、保护区内,只见小溪边。 1.1.9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Dunn)Henry etTthomas) 柏科常绿乔木,是主产我国的单种属植物,稀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