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课程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换性与测量技课程标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编号:1700075Z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专业 学 时:32学时 学 分:1.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包含几何量公差与误差检测两大方面的内容,把标准化和计量学两个领域的有关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因此它不仅要求学生预先学完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先修课程, 而且要求学生研究如何通过规定公差合理解决机器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之间的矛盾及如何运用测量技术手段保证国家公差标准的贯彻实施。以便为顺利地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专业产品与设备的设计打下初步的基础, 故它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不仅负有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械技术工作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任务, 并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而且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开发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从机械零件的静力分析入手,进而分析机械零件或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以及决定构件承载能力的强度问题、刚度问题及稳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等作系统介绍和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还充分兼顾了让学生掌握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能力和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安排课时为32学时,学分为1.5分。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包括: 1、建立互换性的基本概念,掌握各有关公差标准的基本内容、特点和表格的使用,能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初步选用其公差等级、配合种类、形位公差及表面质量参数值等。并能在图样上进行正确的标注。 2、建立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测量操作技能,并分析测量误差与处理测量结果。 3、具有运用手册、图册、标准、规范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及参考课时 序号 课程内容 教学要求 课时 1 第一章 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1—1互换性及其实际应用 §1—2互换性生产方式与公差制 §1—3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工作 掌握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2 2 第二章 尺寸极限与配合 §2—1极限与配合制基础 一、关术语和定义 二、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三、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 掌握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定义; 掌握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基本内容; 了解标准制定的基本原理; 掌握极限与配合标准应用的基本原则; 掌握基准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选用的基本原则; 6 §2—2光滑孔、轴的公差与配合设计 一、孔、轴结合的使用要求和设计原则 二、常用尺寸的孔、轴公差带与配合 三、孔、轴配合设计 §2—3其它尺寸公差带规定 一、尺寸大于500至3150mm常用孔、轴公差带 二、尺寸至18mm孔、轴公差带 三、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3 第三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3—1 基本概念 一、概述 二、形位公差标准概况 三、几何要素概念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项目、符号及分类 五、形状与位置公差带 了解形位误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初步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方法; 掌握形状误差及其评定方法; 掌握位置误差及其评定方法; 了解公差原则的基本内容的图样标注; 掌握形位精度设计选用原则,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6 §3—2形位公差的符号及标注 一、形位公差代号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方法 三、简化标注 四、今后不再允许出现的标注方法 §3—3 形位公差定义及公差带解释 一、形状公差的定义及公差带解释 二、位置公差的定义及公差带解释 §3—4 形位公差的相关要求 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相关要求所涉及的主要术语及定义 相关要求的规定及解释 §3—5 形位公差应用 形位公差的应用 形位公差值 4 第四章 表面粗糙度 §4—1表面粗糙度及评定 概述 有关的评定依据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 §4—2表面粗糙度应用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和运用 掌握表面粗糙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及表面质量精度的设计选用方法; 4 §4—3表面粗糙度代号及标注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其意义 表面粗糙度的代号及其

文档评论(0)

sxa6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