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业论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工程学院《设计概论》考查课 专业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学生姓名: 李志伟 学 院: 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 环境设计1243班 专业课程: 设计概论 任课教师: 刘凯 2015年 月 日 摘 要 当今世界中,全球化的浪潮对各国的文化经济的冲击已经日益突显。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在建筑行业中尤为突显。在建筑行业中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特点越来越淡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也受到了破坏,大量盲目地学习,照搬外国超高层建筑的风格,使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失去了每个城市独有的风格,全国一体化,走到哪里都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陌生,打破了原有的和谐布局,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因此使中国传统建筑思想与现代建筑思想互相融合与整合,并有机的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本论文从谈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蕴含的思想出发,系统通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中庸思想;恒变兼容的思想分别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在中国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和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中庸之道,恒久兼容 目 录 摘 要 2 目 录 3 中国传统建筑. 4 1.建筑的人文关系 4 2.建筑的自然关系 4 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国建筑 4 1.古代建筑的布局 4 2.建筑的选址 5 中国古建筑的风格 5 1.中国古建筑的框架 5 2.古建筑的组合 6 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6 1.古建筑造型的影响 6 2.古建筑设计元素的影响 7 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 7 参考文献 8 结束语 8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古典建筑崇尚自然,讲就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历来中国古代文化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与理想的现实世界。 1.建筑的人文关系 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以使建筑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体现“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之所在,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2.建筑的自然关系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摹本,取自然之精华,正是利用这些要素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出一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建筑环境。如:祭天的天坛与地坛的圆形与方形平面,是天与地的再现。如:清代北京天坛,其坛体平面是圆形,天坛主体建筑——祈年殿及屋顶均为圆形,天坛每层坛体直径均取一三五七九阳数数列,天坛周施栏板360块对应周天360度。北郊地坛是祭“地”的建筑,是相对天坛而建的,地坛的主体建筑是方泽坛,地坛平面是方形,为上下两层,每层各八级台阶。地坛建筑均取偶数,与天坛比较,地坛以六、八之数为地,天坛以九之至尊之数代表天,天坛平面为圆,地坛平面为方,充分突出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 中国古代天坛设于南郊,地坛设于北郊,宫城又在天坛与地坛南北之间,使人处于天地之间, 使天地人成为一体,把天人合一发展到了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思想与中国建筑 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谓中庸之道。表现在建筑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谓以中为贵。《荀子。大略篇》就有“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说法。 1.古代建筑的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从建筑群到建筑物的选址,再到建筑形制结,居中择中思想无不体现。如都城的选址,就有“择天下之中以立国,择国之中以立宫”的说法,择也是中国古代伦理等级制度的体现。如:西汉的长安城,就体现出了居中的思想,在西汉的皇城里,重要建筑物,建筑群与都城中轴线的关系。再如唐长安城,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居中思想,而由于这种中轴线的设计,也使唐长安城达到了一种新境界。以至于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必要材料。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易传》中所谓“可久可大”,《老子》中所追求的“天长地久”“深根固蒂,长生久视”,董仲舒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永恒观反映在建筑上,则导致“守常”意识的产生,所以我国古建筑在建筑立面形象上,从秦到清代的两千余年中,台基、柱子加斗拱、大屋顶这三段式的基本造型依然如故。 中国古建筑的风格 中国古建

文档评论(0)

w3388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