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A.ppt

培训课件-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A.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气枕法 枕的一角有一橡胶管,上有调节器可调节氧流量,氧气枕充入氧气,接上湿化瓶即可使用,此法可用于家庭氧疗、危重病人的抢救或转运途中,以枕代替氧气装置。 实施: 1.装表法: 吹尘-装表-接湿化瓶-接橡胶管-检查是否漏气-关小开关 2.给氧操作: 核对解释-备胶布-清洁鼻腔-连接鼻导管-调节流量-湿润并检查-测量插管长度-插管、固定-记录观察-交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3.停氧操作: 核对解释-先拔出鼻导管-关流量开关-关总开关-放出余气后关流量开关-记录-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鼻导管给氧法(氧气筒法) 5. 氧疗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供氧应先调节流量,再连接鼻导管;停氧时先拔出鼻导管再关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分离鼻导管。 常用湿化液为蒸馏水,急性肺水肿时用20~30%的乙醇。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降至5kg/cm2时,不可再用。 对未用和已用完的氧气筒应分别注明“空”或“满”的标志。 用氧过程中加强观察。 6.氧疗的监护 (1)缺氧症状:意识、心率、呼吸、血压、皮肤等 (2)实验室检查指标: PaO2(正常值95~100mmHg)、PaCO2(正常值35~45mmHg)、SaO2(正常值98%) 等 (2)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3)氧疗的副作用: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h,可能出现氧疗副作用。 1、氧中毒: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干咳和进行性呼吸困难 预防:(1)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当浓度超过60%,吸氧必须间断,最长不超过48h (2)血气分析 2、肺不张预防:烦躁、呼吸及心率增快、血压上升,呼吸困难、发绀、昏迷 预防:控制吸氧浓度,鼓励多翻身、更换体位,促进排痰 6、氧疗的副作用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预防: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化,定期做雾化吸入? 4、呼吸抑制? 预防:Ⅱ型呼衰患者(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给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 5、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 症状:不可逆转的失明 预防:控制暖箱中的氧浓度低于40% * * * * * 图8-26 单侧鼻导管插入长度 图8-27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 (二)呼吸运动的调节 1.呼吸中枢:脊髓、延髓、脑桥、间脑、大脑皮质 2. 呼吸的化学性调节 3.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血液中PaCO2 [H+] PaO2 呼吸中枢 呼吸加深加快 PaO2 、PaCO2、[H+] ( 三)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1. 呼吸正常值 16~20次/分 2. 生理变化 年龄 新生儿30~40次/min 性别 女高于男 血压 大幅度变动时可反射性地影响呼吸 体温 其他:情绪变化、运动、气压等 频率异常 深浅度异常 节律异常 声音异常 形态异常 呼吸困难 二、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呼吸的评估 24次/分 10次/分 浅慢→深快→浅慢→呼吸暂停 呼吸与呼吸暂停交替 频 率 深度 节 律 (一)异常呼吸的评估 蝉鸣样呼吸 鼾声呼吸 二、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声音异常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胸式呼吸↑ 形态异常 (一)异常呼吸的评估 呼吸困难(dyspnea) 定义: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异常及呼吸肌加强收缩的表现。 原因:气道阻塞、肺扩张受限、肺实变或肺不张、心力衰竭等 类型: 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 混合性呼吸困难 (二)异常呼吸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调节室内温湿度 保持空气新鲜,禁止吸烟 调整体位 根据病情安置合适的体位,以缓解呼吸困难,保证患者休息,减少耗氧量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指导有效咳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药物及吸氧 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或使用人工呼吸机,以改善呼吸困难 用物准备 病人准备 步骤: 观察呼吸频率、深度、节律、音响、形态及有无呼吸困难 计数 正常呼吸测30s,乘以2;异常呼吸病人或婴儿应测1min 危重病人呼吸微弱,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 记录 三、呼吸测量 1. 深呼吸 2. 腹式呼吸 3. 缩唇呼吸 四、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一)呼吸训练的技术 (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三)氧气疗法 1. 有效咳嗽 2. 叩击 3. 体位引流 4. 吸痰法 1. 深呼吸(deep breathing) 2. 腹式呼吸(diaphragmatic breath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