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2:基于河道减淤和泥沙配置的河口水沙调控技术详解.doc

模板2:基于河道减淤和泥沙配置的河口水沙调控技术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2: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建议书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行业主管部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E-mail: 二 年月日 填 写 说 明 1.本建议书为申请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的主要文件。各项内容必须认真填写,表内栏目不能空缺,无此项内容时填“/”。 2.项目编号 3.“项目名称”要简洁、明确,字数不超过20个汉字。 4.“项目基本信息表”的“内容摘要”包括项目的目标、工作内容及预期成果。 5.建议书总篇幅建议控制在000字。6.书面申报材料A4纸打印。 项目基本信息表 ①研究分析不同径流及海洋控制条件下的黄河口的泄洪排沙能力,完善黄河口一、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②恢复刁口河流路运用的目标、时机和措施。 ③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建立河口生态系统演变与水沙输移分配的响应关系。 ④分析流路联合运用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反馈影响,对各种联合运用模式下的泥沙配置效应进行评价。 ⑤确定黄河口河槽排洪输沙基本功能目标及相关指标值,对挖河疏浚、河道整治、流路改道、出汊、河口口门布局等方案论证研究,提出基于改善边界条件的入海通道塑造与维持技术。 预期成果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1.项目立项的必要性2.分析说明项目实施能够产生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二、项目目标及主要任务 1.主要目标2.研究与开发任务与内容① 考虑上游水库群调节、外流域调水方案和水土保持减水减沙作用后,提出黄河口设计来水来沙系列(至少80年以上),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拟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分析确定联合运用时清水沟、刁口河的流量、含沙量过程,研究维持两条入海流路海岸线平衡的入海水量、沙量,研究径流过程变化对海洋输沙能力的影响,并与清水沟长期稳定流路、两条流路轮换使用、有计划的摆动行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②利用数学模型计算等多种方法,分析分流口上、下游河道的冲淤特性;分析河口河段侵蚀基准面变化对分流口以上河道冲淤变化特性的影响;分析在整个行河年限内两条流路联合运用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并与原规划方案相比较。 ③研究在各种联合运用模式下,淤积在河道内、滨海区和外海的泥沙数量,分析河口岸线平衡的可能性,分析泥沙淤积对黄河口油田开发和生态维护的影响,进行泥沙配置效应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泥沙空间优化配置、河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入海流路行河方式。 (5)河口三角洲入海通道塑造与维持技术 ① 确定黄河口尾闾河槽排洪输沙基本功能目标及满足目标的相关指标值。 ② 研究塑造和维持河口主槽的水沙过程及相应的径流量、泥沙量调控指标、洪水过程指标等。 ③ 提出基于改善边界条件的入海通道塑造与维持技术。采用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的手段,从有利于排洪输沙入海的河道形态塑造、有利于海洋动力输沙、有利于延长河口现行流路使用年限、同时兼顾河口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入手,对包括挖河疏浚、河道整治、流路出汊、河口口门布局等方案开展论证研究,提出基于改善边界条件的入海通道塑造与维持技术。 3.项目的技术关键、技术难点、创新点 ③塑造和维持河口主槽的水沙过程及响应指标。 (2)创新点 ①理论创新:基于河口生态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长期演变趋势模型; ②应用创新:综合考虑泥沙空间优化配置、河口经济社会发展、胜利油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入海流路行河方式。 ③应用创新:黄河口尾闾河槽排洪输沙基本功能目标及满足目标的相关指标值。 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1.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及相关技术标准情况分析。2.国内现有工作基础”等;东营市项目“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为该项目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发力量方面,在长期的河口治理研究和治理工程实践中,河口院已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的科研队伍。同时,该课题组又吸收了来自黄科院、黄河设计公司等有关单位的专业人员,因此,开展该项目研究具有雄厚的科研人力资源条件。 四、技术、经济效益及成果共享方式 1.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2.成果社会共享方式和范围 五、实施年限、经费概算与资金筹措1.年度计划、阶段目标 ①2010.6~2010.8:课题论证分解,签定专题合同,编制专题研究大纲。完成与项目有关的前期查勘调研和部分资料收集工作; ②2010.9~2011.5:提出合理的黄河口设计来水来沙系列;计算分析河口拦门沙区域高含沙量时期挟沙能力;完成刁口河流路附近淡水湿地、海岸、河道现状调查与分析和期间刁口河生态调水的监测成果分析;确定黄河口尾闾河槽排洪输沙基本功能目标及满足目标的相关指标值;同时继续收集相关资料。 ③2011.6~2012.5:提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