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作业解答(55,56,版5,13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月25日作业解答(55,56,版5,13计)

作业(5.5,5.6) 相对于微程序控制器,硬布线控制器的特点是 d 。 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 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 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 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 (A类选作)硬布线控制器是一种 a 控制器。 组合逻辑 b) 时序逻辑 c) 存储逻辑 d) 同步逻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微程序控制方式与硬布线控制方式相比较,前者可以使指令的执行速度更快 若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可以用微程序计数器MPC代替PC 控制存储器可以用掩模ROM、EPROM、或闪速存储器实现 指令周期也称为CPU周期 组合逻辑控制器中,微操作控制信号的形成主要与 b d 信号有关。 指令操作码和地址码 指令译码信号和时钟 操作码和条件码 状态信号和条件(描述不清。“状态条件信号”)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c 。 微指令的格式可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相比之下,其中垂直型微指令的微指令字较短,而微程序长 RISC机器中的大量指令是访存指令 指令流水线中的相关冲突可以用增设存储器来解决 与水平型微指令相比,垂直型微指令的并行操作能力较低 (B类选作)用PLA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的操作控制器称为PLA控制器。从技术实现的途径来说,PLA控制器是一种 b 。 用存储逻辑技术设计的控制器 用组合逻辑技术设计的控制器 用微程序技术设计的控制器 都不是 (B类选作)某计算机采用微程序控制器,共有32条指令,公共的取指令微程序包含2条微程序,各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平均由4条微指令组成,采用断定法(下址字段法)确定下条微指令的地址,则微指令中下址字段的位数至少是 c 。 5 b) 6 c) 8 d) 9 指令系统所有微指令条数=32×4+2=130,故下址字段至少为8位。 P184 9 补充:对应的微地址寄存器连接也要一起画出。 P184 11 其中(2)为选作 由CM容量:下址字段9位;由转移条件:判别测试字段4位;操作控制字段35位。 P158:图5.23 设计硬布线控制器:假设CPU的指令系统有五条指令,即MOV,LAD,ADD, STO, JMP,其指令周期流程及有关的时序信号如图5.1所示 ,各指令在指令周期中所需的微操作控制信号及时序如表5-1所示(亦可参见PPT)。要求:写出MOV指令在执行周期的所需的所有微操作控制信号的逻辑表达式。(注意:教材P168的部分逻辑表达式有误,勿照搬) 图5.1 表5-1 指令操作时间表 解:执行周期微操作控制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R1→ALU =M2·T1 (MOV+ADD) ALU→DBUS=M2·T2(MOV+ADD) LDDR= M2·T3 (MOV+ADD)+M3 ·T3·LAD LDR0=M2·T4·MOV (B类选作)已知微程序流程图如图8-1所示。其中每一个框代表一条微指令,a,b,c,d,e,f,g,h,i,j代表10个微命令。方框中已给出本条微指令所含的有效微命令,空的两个格为判别测试字段和下址字段。微指令I1为“取指微指令”,IR7IR6为机器指令操作码。 已分析出微命令之间的相容、相斥关系如表8-2所示,假定微指令的操作控制字段仅限为8位,请安排操作控制字段的格式。 判别测试字段(P字段)应有几位?给每条微指令编写该字段。 给每条微指令安排微地址,并编写下址字段。 给出相应的地址转移逻辑公式,并画出逻辑图。 图8-1 表8-2 解: P字段三位:P2P1P0 修改方式如下: P2P1P0 =000 微地址即为下址,不修改。 P2P1P0=100 依Z修改 P2P1P0=010 依IR7、IR6修改 P2P1P0 =001 依IR5修改 微地址、下址字段安排: 8条微指令,微地址至少3位。 微地址、下址编排原则: 尽可能使地址转移逻辑公式简单; 要考虑到D触发器的“直接置1”端的有效电平,且“置1”端只能将原来的“0”置为“1”,而不能将“1”改为“0”。故要考虑后续各微地址来安排下址:要修改的位设为“0” 微指令 Z P2 P1 P0 IR7 IR6 IR5 微地址(μAR2~μAR0) 下址 I1 I2 I3 I4 I5 I6 I7 I8 1 1 Z 1 1 0 1 1 0 1 1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0 0 0 1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