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电路的理论与应用计算.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晶振电路的理论与应用计算

晶振电路的理论与应用计算 图1:典型的Pierce皮尔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图2:振荡电路 图3:石英晶体等效电路 图4:泛音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图5:DIP封装的晶振(石英晶体谐振器) 图6:SMD封装的晶振(石英晶体谐振器) 图7:SMD封装的晶振 图8:SMD封装的钟振(多了下方的振荡电路、IC) 常用的“贴片晶振-40MHz-15pF-15ppm-3225-亚陶”,可以从规格书上看到如下参数: 1、说明: 大部分的中低频、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振荡电路都采用了图1的形式,也许增加了多级反相器(可视为AB类放大器)作为Buffer,也就是说,我们用的大部分的芯片内部就集成了图2振荡电路的”A”部分,如BCM5357、RT5350、IP175D、RT8169等; 实际上,我们使用的大部分LVTTL/LVCOMS输出的钟振内部就是这种电路; 在已停产的W54R产品上,CPU没有集成振荡电路,为Costdown,我们就直接使用这种电路替代钟振; 在BCM6332 方案的ADSL产品上,选用了64Mhz 3次泛音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与图4有些类似; RF为反馈电阻,RS为串联的隔离电阻,C1、C2为外部的负载电容; 如图2所示,振荡电路可视为由两大部分组成:放大器A,有电压增益a、相移α;反馈网络F,有传递函数f、相移β; 振荡电路工作条件: | 增益: |f|*| 即闭环增益≥1,相移n*360° 其压电效应起到电子-机械的耦合作用,对振荡电路起到很好的稳频作用; 如图3所示,晶振的等效电路中: C0称为”分路/静态”电容(Shunt Capacitance),由晶体片上的电极、封装产生的寄生电容,通常约5pF; L称为动态电感,是由晶体机械振动产生的”动态臂”;通常为mH级,如100mH; C称为动态电容,是由晶体机械振动产生的”动态臂”;通常为fF级,如0.01pF; R称为动态/ ESR电阻 ,是由晶体机械振动产生的”动态臂”;通常为?级,如10?;R为消耗性的,且 R越小越易起振,但制造因难; 2、Frequency Tolerance频率误差: 频率误差:?f=fm-fsfs*1000000 (ppm) 也称为调整频差,10ppm表示百万分之十的误差;在室温条件下晶振实测工作频率fm与标称频率fs的相对误差; 稳定性: ?ft=ft-fsfs*1000000 (ppm) 也称为温率频差,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晶振的工作频率与其在室温25℃下标称频率的相对误差;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图9:晶振的电抗频谱线 因为R较小可以忽略,所以: 晶振阻抗:Z=jω*ω 当晶振工作在串联谐振模式时,表现为纯阻性,Z -0,XL=XC: 串联谐振频率:fs=12π*L*C ( 当晶振工作在并联谐振模式时,表现为感性,Z -∞,晶振制造商会为其指定负载电容CL: 并联谐振频率:fa=12π*L*CL*C0CL+C0 因为CLC0?C,所以:fa≈fs; 常见的的振荡电路中,大多工作在并联谐振模式下,在图9电抗线中fs到fa的斜线区域内,通过调整晶振的负载, 都可以很好地工作,输出频率在fs到fa两者之间; 4、品质因素:Q=12*π*fs*R*C ( Q值越高,晶振频率的稳定度就越高 5、负载电容CL: 制造商设计时预设的与晶振最佳匹配的负载电容值,通常在15~30pF: 负载电容: CL=C1*C2C1+C2+Cs+Cic PCB漂移电容: Cs=a*b*εd a:PCB走线宽度,b:PCB走线长度,ε:单位PCB面积的电容值,d:走线与GND的间距; 最可计算出PCB走线、PAD所产生的分布电容难以忽视,因而PCB LAYOUT时需密切关注; IC内部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